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統一百越,在嶺南設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廣西大部分" />
更新時間:2022-03-02 04:55:31作者:admin2
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區劃圖
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統一百越,在嶺南設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廣西大部分地區,廣西稱“桂”由此而來。宋初,廣西絕大部分地域屬廣南西路,后簡稱廣西路,這是“廣西”名稱的由來。元朝,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的雛形。明朝,廣西是當時全國13個布政使司之一,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廣西名稱由此固定下來。清朝,設廣西省。1949年12月11日,廣西全境解放。解放初期設廣西省,省會在南寧。1958年3月5日,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此后,廣西境內的行政區劃雖時有變動,但自治區一級的建置未改變。1978年起,將12月11日(右江蘇維埃和紅七軍成立日)定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行政區劃
廣西共設14個地級市;設109個縣(市、區),其中7個縣級市,57個縣,12個民族自治縣,33個市轄區;基層設748個鎮,515個鄉,61個民族鄉。
人口及民族
按照2005年末的統計,廣西總人口492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4660萬人。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也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境內居住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其中廣西是全國瑤族人口最多的地區,約有150多萬人,約占全國瑤族總人口的60%;是全國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區,有17萬多人,約占全國仫佬族人口的90%;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也是我國毛南族最大的聚居區,有7萬多人;廣西是我國京族唯一的居住地,京族人口2.15萬人,是我國最富裕的少數民族之一。境內其他44個少數民族均有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