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30 21:38:13作者:admin2
大連大學全國排名178, 大連大學是一所服務大連、面向全國,擁有教育、文、史、法、理、工、醫、經濟、管理和哲學10大學科門類的多學科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成立于1987年10月, 1995年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建了占地10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余萬平方米的新校園。2003年9月,大連大學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6年10月,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評優秀結果。 大連大學位于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坐落在蔥蘢高峻的大黑山腳下。以白色為主色調的100余座建筑物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校園內,一塊塊綠化帶將這些建筑按學科分成一個個學科組團,美麗的校園和先進的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大連大學成立于1987年10月,由三校合并而成,建校之初分四地辦學。1992年,學校采用了換建的形式,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建了占地10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余萬平方米的新校園(經過二期建設,現在建筑面積為37萬平方米),從根本上改變了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使學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合并,也為學校面對新的高等教育形勢進一步實現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1998年10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按照專業與課程的綜合特色,專業與學科的地方特色,人才能力的多元特色,辦學模式的開放特色,校園環境的現代特色這一特色建設的思路,學校不斷審視現有社會需求,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增強辦學實力。學校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優勢,建設了一批學科交叉形成自己獨特優勢的專業和門類齊全的公共選修課體系。利用社會資源多方位與社會聯合辦學,并廣泛建立了涵蓋各學科、專業的教學和實習基地80余個,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科技競賽等活動,培養人才能力的多元化。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辦學渠道,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目前,己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高校及科研單位建立了聯系。 大連大學緊緊圍繞學科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構建重點建設學科,以期實現局部突破,拉動學校整體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近三年來,大連大學承擔的各類研究基金項目和科技計劃課題共10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項目20項,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計劃項目和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課題49項,市級自然科學基金計劃項目37項。在各項科技成果中,獲國家級獎6項、省部級獎17項。發表論文1173篇,80余篇學術論文被EI、SCI、ISTP及新華文摘收錄,主編、參編各類著作、教材百余部。2001年學校科技產業營業額突破1600萬元。 為適應21世紀科學文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大連大學正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為指導,按照建設具有鮮明特色學校的思路,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到2007年,學校在校生達到14000人。學校黨委提出新階段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為:以中共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大力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綜合素質和大力加強科學研究及建設重點學科為兩翼,以人才隊伍建設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為保證,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推進學校全面工作。 大連大學現有24個學院,42個本科專業(2008年新增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35個碩士點,專任教師9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4000人,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有外國留學生240余人,成人教育學院有本專科在校學生4000余人,圖書館藏書72萬冊,各類期刊5000余種,并設有圖書網絡檢索系統和多媒體網絡閱覽室,是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檢索一級站。大連大學另設附屬衛生學校、附屬中學和3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 大連大學始終把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放在首位,努力為學校積聚豐厚的人才資本。學校專任教師中正高職185人,博士300余人,師資隊伍結構產生的深刻變化使科研水平、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學校的學術氛圍、文化理念等軟環境建設也產生了質的飛躍。2004年學校被市政府確定為大連市“人才儲備基地”。 近年來,大連大學實行了以“創新學分”為拉動的系列教學改革模式,利用多學科的綜合優勢,注重專業建設,優化與整合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了“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學習環境。開展以“創新學分”、“大學生創新教育基金項目”、“大學生工作室” 等為制度和載體的大學生創新教育工程,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在各類國內外科技、文化競賽活動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數學建模競賽、創業計劃大賽、機械設計大賽等賽事成績居遼寧省高校前列;學校招生地域已覆蓋到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源質量逐年提高;近三年應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大連大學有遼寧省生物有機化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生物有機化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信息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復雜結構系統災害預測與防治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生物物理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巖土與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生物材料醫學研發基地等8個學科互相交叉、相互滲透的研究平臺。先進設計技術中心、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生物醫學材料研究中心、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和性別研究中心5個重點學科基地、19個實驗室及38個科研所(中心)。2008年4月我校“計算機應用技術”、“有機化學”、“專門史”3個二級學科被增補為遼寧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2006年,我校獲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07年,基礎物理實驗中心獲評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護理學專業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近年來共承擔國家級各類基金課題60余項,近四年來,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均列遼寧省70余所高校中的前列,國家科技攻關重點課題取得突破。目前在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50余項。 大連大學注重塑造先進的大學精神,積極樹立現代文化模式,大力倡導求實的文化理念,努力建設以素質教育博物館和紀念園為標志的文化載體,充分調動師生結合素質教育開展文化建設活動的積極性。 大連大學注重吸引國外智力,積極開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日本金澤大學、美國特洛伊州立大學、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等2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關系,聘請外國專家與知名學者來校任教、講學、訪問,學校也組團或派教師出國進修、考察及學術交流。 目前,大連大學已經進入了上層次、上水平、建特色的新的發展階段。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探索和尊重高等學校辦學規律,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略,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文化建設和隊伍建設為基礎,以管理創新和辦學資源多元化為保障,以加快內涵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立足大連,面向遼寧,服務全國,努力培養“會做人、會學習、能做事”的應用型人才,不斷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到“十一五”末期,將學校建成有一定優勢和鮮明特色、在遼寧地區有較大影響的教學型綜合性大學;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將學校辦成綜合優勢明顯、學科特色鮮明、辦學實力和水平居地方高校先進行列的綜合性大學。 文化理念:只有大樓,不是大學,有了大師才是大學。 只有大師不是優秀的大學,有了優秀的大學文化才是優秀的大學。 只有少數人的成功不是成功,有了每個人的成功才是成功。 學校成功的關鍵在于不甘落后、自強不息、在于抓住機遇、跨越發展。 每個人都能成功的關鍵,在于每個人都能正確的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正確對待集體和社會,其中更重要的是領導干部能承認每個人的個性,尊重每個人的情感,關心每個人的發展。 大學不同于企業和其他部門最明顯的地方,是大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始終把注意力投向學生的需求,學生的發展。只有把對學生成功的關懷融入到我們的教學,融入到我們的管理里面去,這樣的改革才有價值。 文化理念的核心:讓每一個人都成功。 在大連吧,學習醫學的地方就兩個,大連醫科大學和大連大學醫學院,要是和大醫比,肯定沒有大醫好了~~ 護理還行吧~~臨床一般吧,現在的就業,特別是醫院,也不是一個人的事啊~~ 其實學校好不好不很重要,關鍵是自己,還可以考研啊~~ 2010河南省外大學:大連大學二本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