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01 09:00:15作者:網絡
(一)容易聽懂,難以記憶。這是因為物理這門課中有許多過程是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例如車輛啟動時人往后倒,剎車時人往前傾;電線粗細與允許通過的電流之間的關系;兩個球體碰撞后會發生各種不同的運動狀態和方向等等。這些現象都是我們在生活中能看到的,可以比較容易聽懂。但是物理學上有許多概念,使很多學生總是感到費解,難以記憶。這是因為物理教科書都是采用“演繹法”編寫成的,采用的不是“歷史法”。教科書中舍棄了物理科學歷史發展過程中那些生動具體的情節。比如“能量是個守恒量”這一思想是人類經過對運動形式轉化過程的不斷認識才總結出來的。從機械能守恒到公認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這個期間經歷了大約有150年的時間。在許多概念形成的過程中都曾發生過豐富多彩的故事,而教材中都省略了。所以使得本來生動豐富的內容就顯得枯燥和難以理解了,因此許多同學在接觸物理知識時總是有種“云里霧里”的感覺。
(二)有明顯的側重。盡管物理有許多分支,其中包括:力學、電磁學、聲學、光學、原子理論及熱學等。僅中學物理中就涉及:力學、電學、磁學、光學、熱學等。但只有少數是要求熟練掌握的。其中力學和電學最為重要,力學是最基礎的分支、是樞紐和主線,沒有力學,物理學就失去了基石。
(三)物理學離不開數學的支持。許多物理問題的解決過程都需要不少的運算,計算準確是學習物理和解決物理問題的基本功。例如三角函數可應用于矢量的疊加和分析等。因此說良好的數學功底是學好物理這門學科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