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18 14:38:10作者:網絡
閔行區:今夜無眠
崇明縣:珍貴的禮物
靜安區:缺失的一角
徐匯區:原來是這樣
虹口區:懂
金山區:背影
長寧區:闖關
浦東新區:漸漸明白
普陀區:給自己一片陽光
閘北區;我能理解
黃浦區:晚歸
松江區:那一刻,我的心中春暖花開
做為一名大文學家犯這樣的錯誤,有人便會大呼小叫,指手畫腳,而在我看來,這并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無法避史犯錯誤嘛!本來,人類對任何事物的認識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犯一點錯誤也是很正常的。然而,一個人的自我反省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承認錯誤需要很大的勇氣,一個被虛偽粉飾的人是不可能具備這種精神的。 認識事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越是對事物質疑得多,就越能夠將它認識得更清楚、更透徹。別人說什么并不重要,關鍵要有自己的主張和思維。誠然,人云亦云的鸚鵡學舌要不得,但在一事物的未知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大膽地想象、大膽地質疑。只有當人類的思維空間不受限時才能對事物在認識上產生一場革命。當然,不假思索地妄加揣測并不是認識事物的正確態度。 蘇東坡看了王安石的"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后隨手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盡管東坡錯了,但他的這種錯誤是后來自己從實踐中發覺的,所以我說他的這種自信是可貴的。因為在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前,他并沒有見到過被秋風掃落的菊花,也沒有聽到別人像王安石這樣說過,更何況前人對菊花鏖戰秋霜的崇高精神贊不絕口,那么有什么充分地理由讓東坡先生輕易相信王安石所說的一切呢?生活實踐使他發覺了錯誤,也使他重新認識了菊花。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