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1-21 22:00:06作者:貝語網校
簡拼:LHXZ
結構: 兩(單一結構) 虎(半包圍結構) 相(左右結構) 爭(上下結構)
兩虎相爭的意思
兩只老虎相互爭斗。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
《戰國策·秦策二》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史記·春申君列傳》天下莫強于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斗。”
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必有一傷。★明·徐元《八義記·張維評話》
兩虎相爭單字解釋
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
2.雙方:~便。~可。~全其美。~相情愿。
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天再說。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說~句話。
4.姓。
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
2.比喻勇猛威武:~將。~~有生氣。
3.露出兇相:~起臉。
4.姓。
5.同“唬”。
1.互相:~像。~識。~距太遠。不~上下。
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瞞。好言~勸。
3.姓。
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親。~中。
1.相貌;外貌:長~。聰明~。可憐~。狼狽~。
2.物體的外觀:月~。金~。
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坐有坐~。
4.相位。
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
6.相態。
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馬。
8.姓。
9.輔助:吉人天~。
10.宰相:丞~。
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
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
1.因意見不一致而相互辯詰:~論。是非之~。
2.力求獲得或達到:為祖國~光。力~上游。
3.競爭;爭奪:~先恐后。只~朝夕。
4.疑問代詞。怎么;如何(見于早期白話):~奈。
兩虎相爭常見關聯的詞組:
兩虎相爭常見關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