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恢復國慶閱兵,1999年、2009年各" />
更新時間:2022-04-23 01:36:18作者:admin2
截止到2020年10月,官方并沒有提供是否閱兵的消息。中國在1949年到1959年期間1年舉行一次閱兵,1960年到1984年的24年期間未舉行國慶閱兵。
1984年恢復國慶閱兵,1999年、2009年各舉行了一次國慶閱兵。2015年舉行了一次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2017年舉行了朱日和閱兵。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根據全國政協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至二零零九年建國六十周年,共舉行了十四次國慶閱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國十周年,共舉行了十一次國慶閱兵。此后,連續二十四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
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央決定恢復閱兵,并于一九八四年國慶三十五周年時舉行大型的國慶閱兵式。一九九九年,黨中央決定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世紀閱兵式,慶祝祖國五十年華誕。
這個并不清楚,一般而言,我國閱兵都是在整十周年的時候進行,比如說國慶70周年,60周年等等。但是也不排除逢五閱兵的可能性。
截止到2020年10月15日,明天10月16日不是國慶節,今年2020年10月1日國慶節沒有閱兵,上一次閱兵發生的時間是在2019年的10月1日,這一天是新中國成立的第70周年。
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2018年,共舉行了十四次國慶大閱兵。改革開放后,由于資金緊缺,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在84年國慶大閱兵后,曾作出過這個一個決定,也就是國慶典禮,“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小慶不安排閱兵,大慶安排。這意味著,我國是每十年一次國慶閱兵的。
擴展資料:
閱兵的起源
中國史書中,關于“閱兵”的最早記載,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會盟了。《淮南子?原道訓》中就說,從前,夏部落的首領鯀建造了很高的城墻來保衛自己,大家都想離開他,其他部落對夏虎視眈眈。
后來禹當了首領,拆毀城墻,填平護城河,把財產分給大家,毀掉了兵器,用道德來教導人民。于是大家都各盡其職,別的部落也愿意來歸附。禹在涂山邀請諸侯會盟。
據說,在大會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載歌載舞,表示對南方部落首領的隆重歡迎。而前來會盟的氏族部落首領都帶著玉器和絲綢一類的貴重物品,表示對禹的臣服。
涂山會盟中,盡管禹沒有發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懾諸侯,從而“化干戈為玉帛”。禹的行為,實際上也就是“閱兵”的雛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于1949年10月1日。國慶節為10月1日。2009年10月1日將進行國慶60周年大閱兵。今天是2009年7月31日。明天是2009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82周年的日子。LZ是不是幾天沒回家吃飯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