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2-16 22:21:33作者:admin2
不是這樣的。 首先未被A大學錄取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分數線沒上A校,二是分數線上了A校但因體檢不合格、投檔比例不為1:1等原因被退檔.其導致的結果也是不同的。分數沒上的結果是進入B校,而被退檔的結果是進入下一批次。這是因為一個批次的投檔機會只一次。 那么接下來就是錄取流程: 先將考生按成績從高到低排名,然后從高分到低分檢索各個考生的各個志愿,例如檢索到A考生,先檢索A的第一志愿,他報的是X學校,第一專業為I專業,一共收30個人,排在A考生前的人中報X學校I專業如果沒滿30人,就將A的檔案投入該校。如果報滿了,那么就要檢索A的第二專業,依次類推。從第一志愿的第一專業一直檢索到最后一個志愿的最后一個專業,中間一旦出現符合條件,就將A的檔案投入符合的院校。(沒包括專業服從調劑的情況,不過也差不多。) 有點麻煩,講不靈清,不懂的話請看比喻。將各個高校的招收名額數比喻為水果的數量,就相當于讓考生們挑水果,從高分挑起。A的志愿依次為蘋果,梨子,桃。蘋果一共有30個,排在A前的考生已經將30個蘋果挑完了,A考生就不能挑蘋果,只能看看第二志愿——梨子。梨子沒被挑完,A就拿走梨子,梨子被挑完了,就看桃子還有沒有剩。 一個批次的投檔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向某校投檔就只有兩種情況,不是被錄取就是被退檔,退檔的結果也不是由A志愿降到B志愿,而是直接降到下一批次。因為省內投檔比例是1:1,即是招多少人就給多少名額,所以體檢等條件符合一般就能被錄取,不會被退檔。 而省外的大學投檔比例一般大于1:1。比如為1:1.2,那么招收30人,在投檔時就會給出36個名額,則有36個考生的檔案會被投入該校,而其中有6名考生會被退檔,進入下一批次。 如此這般,大學們的錄取工作就能同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