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12 18:34:01作者:佚名
的確,很多金融公司,特別是頭部機構在校招時,首先看的就是學校。
但是,清北復交并不能保證你就能拿到自己夢寐以求的 offer。很多金融公司挑人,先看學歷,隨后就是看實習經歷。
例如基金公司的投研崗,普遍要求要有 3 - 6 個月的實習經歷;市場崗,也要至少有 2 段相關的實習經歷,才有可能獲得面試機會。
而現如今,即使是想找一份不求轉正的金融實習,也不再容易。
一位金融海碩這么表述現在金融實習的難找:自己當年大三去找實習,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都看不懂,但依舊拿到了 PE 、資管的實習機會;如今讀了海外研究生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讀一年多少錢,學歷和經歷都上了一個臺階,去找實習,還是差不多的面試問題,結果通過的情況寥寥無幾。
也難怪在閑魚上,通過“券商 內推”等關鍵詞,可以搜到一堆付費實習的商品。這些付費實習靠不靠譜另說,但連實習都要倒貼,金融業的競爭真的是從頭到腳的激烈。
除了名校文憑、實習經歷,很多學霸為了在求職中脫穎而出,還點亮了很多的技能,常見的就是考各種證。
可隨著競爭愈加激烈,手握一張、兩張金融證件也慢慢成了簡歷里的標配。考了 CPA 還不夠,還要接著考 CFA。
然而,這些金融證書還不是這場競賽的盡頭。
由于金融業中一級市場的很多工作都和法律有關,免不了要和律師打交道,處理法律問題。因此,諸如投行這樣的地方,對學過法律的學生青睞有加。
另外,隨著金融行業互聯網化,掌握編程語言也成了一項招聘考量。例如中金公司就在實習生招聘中,提出了諸如“熟練掌握 Python/VBA 編程”這樣的要求。
如此激烈的競爭下,導致了現在的財經專業學生,別說進入頭部機構工作,就是想找一份和自己專業相關的職業,都沒那么容易。
根據麥可思對 2020 屆本科生的調查,經濟學位列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倒數第二名,這個專業有近 40% 的畢業生從事了和自己專業無關的工作。
而更讓人唏噓的,是大家從這個專業畢業后的評價。
2020 年,麥可思對畢業 5 年后的 2015 屆中國大學生做了追蹤調查。在 39 個主要學科中,金融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多年后的就業滿意度排名第 39 位,倒數第一。工商管理類也沒有太好,排在了第 22 位 [6]。
畢竟,作為高考填志愿時最炙手可熱的金融、會計等專業,多少人寧愿學校降個檔次也要讀它們。即使是應聘銀行柜員的工作,也要一路過關斬將,筆試題從三層矩陣到洛朗級數,物理化學無所不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