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5 10:04:23作者:佚名
河南最美教師候選20人
本報記者昨天從2016河南最美教師評選組委會獲悉,在各地學校精心組織初選和推薦報告的基礎上,經過2016河南最美教師評選的預評和初評組委會,2016年河南20位最美教師候選人已于近日正式評選。 即日起,公眾可通過平面媒體、網絡媒體、微信等渠道投票。
“河南最美教師”評選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舉辦,每年舉辦一次。
評選活動開展以來河南省新聞出版學校,各地、學校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 截至5月4日,共有159名教師舉報了相關事跡和材料。 5月10日,組委會進行了初步評審,最終確定了20名候選人,其中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教師14名,高校教師4名,中等職業教師2名。
即日起,河南日報、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河南電視臺等以及省市委機關、廣播電臺、電視臺及其所屬網站將推出候選人先進事跡匯總。 公眾可通過紙質媒體填寫選票參與投票,或登錄河南省教育廳門戶網站進行投票。 同時,“河南省教育廳”官方微信、“河南教師”官方微信、《都市報》官方微信將分別開通微信投票平臺,接受手機用戶投票。
投票于6月5日24:00結束。
投票
序號名稱投票欄
1 王培
2 王群
3 王鳳珍
4 王桂香
5 盧木蘭
6 盧新平
7 孫克慧
8 朱憲民
9 于國慶
10 紅色
序號名稱投票欄
11 張曉慧
12 楊成
13 楊克順
14 卓克雷
15 周立軍
16 趙文義
17 常慶偉
18 曹鵬飛
19 梁艷
20 范軻
投票人: 單位:
電話: 地址: 郵政編碼:
評論:
1. 請在您支持的候選人投票欄中打“√”。 每張選票僅限 10 人。 多選或少選無效;
2、復制選票無效;
3、選票郵寄地址:(450004)鄭州市順河路11號教育時報,請注明“2016河南最美教師評選”;
4、投票截止時間:2016年至6月5日24:00(以選票寄出郵戳日期為準)。
5、網絡投票:河南省教育廳官方網站()。
6、微信投票:掃描關注“河南省教育廳”官方微信、“河南教師”官方微信、“城市報道”官方微信參與。
“河南省教育廳”官方微信
“河南老師”官方微信公眾號
《城市報道》官方微信公眾號
1、王佩,女,55歲,鶴壁外國語中學教師
王培今年55歲,剛剛卸任班主任,目前仍在教初三畢業班。 她所教的大部分課程都是“問題”課,因此她在學校被稱為“消防員”。 每次接到如此艱巨的任務,她從不講條件。 她用智慧、經驗和熱情致力于班級管理,用愛和信任去影響那些落后的孩子。 在學生眼里,她就是“媽媽”。
看著學生們在他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進步,班級從年級“最亂的班級”變成了活動示范班,王培很享受教師這個職業給他帶來的快樂和成就。 她本人曾被評為鶴壁市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教師。
2、王群,女,42歲,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
經過十幾年的真誠照顧,王群將“植物人”丈夫從睡夢中叫醒。 盡管家庭不幸,經濟負擔沉重,她仍堅持自己的教育事業。 她因三尺講臺種植桃李而受到高度贊揚; 作為班主任,她注重道德修養; 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出版國家規劃教材1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發表論文35篇。 作為擁有數萬名省級科技人員的灣灣村的行動專家和科技特派員,她常年奔波在田間地頭,制定了三項國家標準和省、地方標準,培訓了多名基層農技人員和農民6000人。
王群先后榮獲河南省教育科研成果獎、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王鳳珍,女,43歲,平頂山市佳縣磁壩鎮高村學校校長
王鳳珍是一位喜歡創新的老師。 她創造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成績。
2015年,王鳳珍調任高村學校校長。 她還擔任過兩個年級的數學班主任和全校的廚房廚師。 她把這所只有5名學生、瀕臨破產的學校發展成為一所擁有80多名學生的學校。 學校。 寒暑假期間,她還堅持到貧困學生家中走訪。 空山東、尖山、北竹院等偏遠山村的貧困學生家里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王鳳珍先后被評為郟縣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十佳教師。 2014年7月,她被評為郟縣最美老師。
4、王桂香,女,38歲,焦作市武陟縣大豐鎮司馬崗小學教師
愛人車禍身亡,公公查出胃癌,婆婆癱瘓在床,女兒年幼。 面對生活的諸多艱辛,王桂香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人。
2014年,司馬崗小學關閉,附近3000多名村民的孩子無法上學。 她臨危受命接管學校,親自更換燈泡、粉刷墻壁、制作教具。 和老師們一起除草、種菜,為學生省錢……讓一所關閉的公立學校恢復了生機和活力。 學校的墻壁上貼滿了學生家長的感謝信。
王桂香的事跡曾被《光明日報》、河南電視臺等報道。 她被評為武陟縣首屆孝敬敬老道德模范、焦作市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家、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
5、盧木蘭,女,36歲河南省新聞出版學校,許昌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從事特殊教育工作16年,盧木蘭教孩子們洗、疊被子,帶他們參加校外活動; 幫助學生縫補衣服; 陪伴在生病學生的床邊; 利用休息日為學生購買學校和生活用品; 而默默關注學生的生日,她突然送來驚喜和祝福……2008年成為母親后,她每年都會從工資中拿出1000元幫助貧困家庭的學生。 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她實現了教師、心理咨詢師、醫生、保姆等角色的多重角色轉變。
盧木蘭先后被評為許昌市師德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文明教師。 2015年5月,獲得河南省“做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演講比賽一等獎。
6、盧新平,女,39歲,三門峽市陜州區峽市中心學校教師
學校在山溝里,水必須過橋引到對面的溝渠里。 每到下雨下雪的時候,陸新平總是渾身是泥地回來。 冬天,她的手被凍破了,流血了。 剛到學校的時候,她還是一個身體虛弱的小女孩。 誰也沒想到,她會在這里工作16年。 多年來,她以學校為家,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當地人一提到她,都豎起大拇指:“盧老師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師,她為這里的孩子們做了很多事情。” “她教得真好,她教的孩子……不僅成績好,做人也與眾不同。”……
盧新平曾榮獲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師德標兵等榮譽。
7、孫克輝,男,58歲,洛陽市汝陽縣王平鄉固始小學教師
從教40年,孫克慧視學校為家。 盡管妻兒多病、家庭負債累累,他仍積極投身教育教學。 每年夏天,河水洶涌的時候,他都堅持為遠方的學生做飯吃飯,直到洪水退去。 每年冬天,他都會拄著拐杖護送學生過河。 他懷著一顆火熱的心,一根自制的拐杖,一輛簡陋的三輪車,送走了六七百名學生,其中30多人考上了大學。
孫克慧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模范教師先進個人。 2012年10月,央視《在我身邊感動》欄目以《拐杖老師孫克輝》為題,以一兩集播出了他的感人事跡。 2014年9月,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
8、朱憲民,男,59歲,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
連續15年,朱顯民堅持帶領學生深入全省15個市縣的40多個村莊,為村民義務醫療診斷,宣傳健康知識,一步步教學生選穴、施針。 ,以及用藥。 他被媒體譽為“下鄉”的癮教授。
2014年至2015年,朱憲民奔赴河南、湖北、云南等地,為各省培養了800多名鄉村醫生。 2015年底,他帶領鄉村醫生前往云南魯甸地震災區,為受傷群眾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他還受省衛生廳指派,帶領23名醫務人員前往新疆哈密開展援疆服務,受到少數民族同胞好評。
朱憲民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第二屆省級“十佳師德標兵”提名獎、河南省衛生系統“職業道德標兵”。
9、于國慶,男,50歲,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圓滿完成三年援疆工作后,于國慶毅然堅持留下來,繼續援疆。 在新疆哈密十三師紅星高級中學,他連續兩年擔任高中文科實驗班的地理班。 他結合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輔導自主”的教學理念和紅星高中“68686”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改革,推出“輔導自主”小組探究教學模式。 他十分關注貧困學生,發起成立了“裕豐貧困教育基金會”,致力于幫助當地學習成績優異的貧困學生。
于國慶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先進地理工作者、河南省地理技術帶頭人、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家。
10、張紅,女,47歲,鄭州市二七區幸福路小學教師
從教20多年,無論是作為名班老師工作室的主持人,還是教研組組長,無論是經歷過失去丈夫的痛苦,還是身患重病的痛苦,張紅始終努力工作。努力而熱情。 她的努力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曾輔導學生獲得全國網絡作文大賽金獎、“美麗鄭州”共建活動一等獎,輔導25名學生參加“小橘子燈籠”征文大賽并獲三等獎。 大獎。 孩子們親切地稱呼她為“張媽媽”。 另有21項教育科研成果獲國家、省、市獎勵。
張宏曾榮獲鄭州市文明教師、全國小學師生作文比賽優秀園丁獎。
11、張曉輝,男,35歲,河南大學講師
自2006年發起“母親助學金”活動以來,張曉慧已累計籌集善款110萬元,并堅持將自己工資的一半捐出,共計15萬元,資助了2000多名貧困學生。 同時,他先后30次前往南詔山區支教。 在他的幫助下,3所小學有了圖書館,3所小學收到了體育器材作為禮物,5000多冊圖書讓從未離開大山的孩子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在他的帶領下,迄今為止,他所教的學生中有100多名在畢業后捐款、支持教學、或從事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動。
張曉慧曾榮獲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首屆全國五星級志愿者、全國優秀志愿者等榮譽。
12、楊成,男,29歲,濮陽市濮陽縣徐鎮鎮昆吾社區小學校長
從擔任特崗教師時只教一個班,到現在兼任校長但每周仍有27節課的工作量。 他把一所只有79名學生、一所被家長不喜歡的學校變成了擁有329名學生的學校。 是一所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設施齊全的標準化學校。 幾年來,他扎根黃河灘區的精神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加入他的團隊,共同為灘區孩子們的夢想而努力。
楊成先后榮獲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先進工作者、2015年度“感動中原”教育年度人物、2015年度“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提名獎等榮譽。 今年4月,他作為“感動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巡回報道團成員,在全省高校進行巡回報道。
13、楊克順,男,47歲,相城師范學校教師
懷著攻克中小學作文難、成為專家級教師的夢想,楊克順默默工作了27年。 他多次自費外出求學,請教名師,閱讀三層樓以上的書籍,撰寫科研稿件300萬余字。 他決心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在國內首次總結了作文教學應遵循的八個規則和讓學生快樂作文的八個方法,以及三階段梯度作文訓練指南出版教學專著8部。
楊克順先后被評為周口市最美教師、河南省首批中小學教師教育能手、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首屆最具成長潛力教師優秀獎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特聘教學名師、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名師。 。
14、卓克磊,男,55歲,河南師范大學教授
在30多年的教學和研究生涯中,卓克雷幾乎沒有周日和節假日。 暑假和寒假,他在實驗室做實驗; 五一、國慶節成了他搞科研的“黃金周”。 一進實驗室,他就忘記吃飯、休息,常常直到晚上一點才離開化學實驗樓。 曾獲河南省科學進步一等獎、三等獎,主持或參與國際合作、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 。
卓克雷先后被評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河南省科技創新杰出人才、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首批享受人才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
15、周麗君,女,44歲,新鄉市第十中學教師
盡管身患癌癥,周麗君仍繼續奮戰在三尺領獎臺上。 作為語文教師,她充分發揮教材的“榜樣”功能,幫助學生從“學”到“會學”再到“學好”,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 作為新鄉市漢語專家組成員、學校漢語教研組組長,她精心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 承擔和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重點課題實驗研究,建立教學模式3項。 20余篇論文獲獎并發表在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級刊物上。 6項科研成果獲獎并得到省級認可。 受到教育部表彰。
周立軍先后榮獲首批“中原名師”、河南省教育教學能手、河南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16、趙文義,男,59歲,駐馬店市西平縣五溝營鎮回湖趙小學教師
由于長年伏案工作,趙文義雙側股骨頭壞死。 疾病的折磨并沒有磨滅他鄉村教育的夢想。 手術結束后,他拄著拐杖回到了孩子們身邊。 無論風雨無阻,他常常是第一個到達學校、最后一個離開的人。 對他來說,在黑板上寫字是非常困難的。 站了一會兒腿就疼了,就坐在長凳上說話。 他視三尺講臺為生命,視學生為孫子,班級工作成績斐然。 中心學校每學期都會進行質量測試,他每次都獲勝。
趙文義先后被評為駐馬店市師德師風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教師,并于2012年9月、2014年10月兩次被評為駐馬店市“最美鄉村教師”。
17、常慶偉,男,46歲,河南省實驗中學教師
常慶偉從事計算機教學和信息學競賽輔導工作。 20多年來,他輔導的學生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1000余項。 2015年,他的學生王夢迪在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冬令營中獲得第一名,并在亞太信息學競賽中以滿分獲得金牌。 這一榮譽對于河南球員來說尚屬首次。 同時,他開發的“高中信息技術網絡同步教學系統”云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效率。 該系統目前已被鄭州市多家學校移植使用,并得到廣泛認可。
作為我省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河南省教育教學專家,常慶偉多次榮獲國家級金牌指導教師獎、優秀社會服務獎。
18、曹鵬飛,男,40歲,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四山中心小學教師
1996年,曹鵬飛師范畢業,回到母校鎮平縣泗山鄉初級中學任教。 他在這所北方山區的學校工作了20年。 2003年,妻子下崗在家。 他拒絕了同學們每月8000元工資的盛情邀請,但沒有辭職; 2005年,泗山鄉并入高丘鎮,年輕教師通過各種渠道調出,但他是唯一留在學校的人; 2013年、2006年,泗山初中并入高丘一中,他再次選擇堅守。 20年來,學校的老師換了又換。 他始終堅持在這片邊遠山區的教育第一線,無怨無悔。
曹鵬飛先后榮獲感動鎮平年度十大人物、南陽市師德標兵、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19、梁艷,女,35歲,安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作為特殊教育學校藝術團舞蹈班的班主任,梁艷17年來精心創作、編寫了適合聾啞兒童身心特點的校本舞蹈教材。 她幫助十多名貧困家庭聾啞學生考入本科舞蹈專業; 她還幫助省殘奧會聾人羽毛球金牌得主上學。 寒暑假期間不會有休息時間,為這些特殊兒童尋找就業機會。 2015年11月,她帶領班里的孩子在央視《我要上春晚》的舞臺上表演節目《飛舞》; 2016年3月,她帶領盲童藝術團參加中央電視臺《英雄會》的錄制。 并當選為當前人氣王。
梁艷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助殘先進個人、河南省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
20、范柯,女,42歲,河南商業中等職業學校教師
2014年,范科在輔導學生備戰全國技能大賽時,不慎受傷,導致左臂橈骨骨折。 為了不影響正常的班級秩序和即將到來的全國比賽,她戴著夾板繼續給學生上課、輔導,并堅持帶隊參加比賽。 作為學校經濟與管理系的負責人,范柯及其團隊被省教育廳認定為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會計電算化專業范柯工作室。 他們是2015年認可的22家工作室中唯一的會計師。專業電腦化工作室。
范克曾榮獲全省會計技能大賽優秀導師一等獎、全省會計手冊技能大賽教師組一等獎。 被評為河南省職業名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