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23 11:06:57作者:佚名
各省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新高考考試和招生有哪些變化?
1.“3+1+2”詳解
“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每科滿分150分,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
“1”表示考生選擇物理和歷史兩門科目中的一門作為第一志愿科目。 每科滿分100分高考考試時間科目安排表,原成績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
“2”是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學科中選兩門為復選科目。 每科滿分100分,成績分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
2. 考試地點變更
由于所選科目不同,同一考點的考生可能在高考第三天到與前兩天不同的考場參加考場。 考生應留意考場編號,注意考場的調整。
3、高考成績
總分750分。 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考科目滿分各150分。 各科目原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考試科目有3門選修科目,每門滿分100分。 其中,物理、歷史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其余4科(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以績點計入考生總成績。
4.填寫本科普通批次申請表
將第一批本科生與第二批本科生合并。
集中申請表將分兩個階段完成。 其中:早期本科及專科生、普通本科生、藝術類本科及專科生、體育本科及專科生均安排在申請表中填寫申請。第一次集中申報,第二次集中申報時安排普通批次高職院校填寫申請。 本科早期批次、藝術類本科及專科批次、體育本科及專科批次、高職普通批次各招募1名志愿者。 本科生普通批次安排不超過兩次集合志愿者。 填寫志愿者表格和收集志愿者的時間將另行公布。
不論文科還是理科。 學院和大學將對物理和歷史等科目有單獨的計劃和單獨的招生。 考生在填寫申請表時,須符合學校提出的相關專業的學科要求,并按照“學校專業組+專業(類別)”填寫申請表。 一般批次本科平行申請中,考生可填寫不超過45個學校專業組。 每個學校的專業組可以選擇不超過6個專業以及是否遵守專業調整。
*如何面對高考:讓自己適度焦慮
1、各省采取新的高考模式,讓很多考生和家長深感不安。 這種對未知的焦慮是每個人都有的,并不是你獨有的,所以你只需要回憶一下各科老師對試卷中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分析,做好面對各種變化的充分心理準備。
2、一般來說,高考是對高中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的考試。 回歸基礎知識點,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安心做題,才是高考前最放心、最踏實的事情。
3、考試將至,焦慮是考生最常見的情緒。 心理學研究發現,焦慮與學習效率呈倒U型關系。 沒有任何焦慮的學習是低效的。 只有適度焦慮的學習才能達到最佳效率。 所以,面對緊張的時候,首先不要害怕,更不要有強烈的反抗。 接受自己的緊張,告訴自己這種情緒是正常的,然后發現適度緊張的積極作用,這會幫助你變得更好。 利用壓力產生動力。
4、保持每天的學習節奏和作息時間
考試前學校關閉。 自復習期間,要盡量保持每天的學習節奏和休息時間。 學習內容的安排可以從回答問題轉向多看課本、筆記、錯題。 問題的海洋是沒有限制的。 在考前沖刺階段鞏固舊知識比掌握新知識效率更高,也有利于心態的穩定。 “大多數學校都會有考前適應性訓練,這將為學生提供一個根據考試時間保持考試感覺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更接近高考的節奏。”
如果你在復習時遇到了“高原現象”——你記不起之前背過的知識,感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了。 這個時候不要緊張,這也是高考復習時的常見現象。 身心疲勞、學習任務設置不合理等原因都可能造成“高原現象”。 如果您找不到明確的原因,請不要擔心。 畢竟,高考是對高中三年高考考試時間科目安排表,甚至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學習成果的檢驗。 幾天差評不會有太大影響。
5. 根據您選擇的科目調整您的生物鐘,使您的興奮程度與考試時間相匹配
考試前一定要學會放松,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 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有助于增加大腦活動。 不建議占用自己的睡眠時間來進行最后的沖刺。 建議每晚有8小時的休息時間,白天可以通過適度、短時間的睡眠來補充。 如果你在考試前一天突然睡不著,整晚都無法進入深度睡眠,不要緊張。 從醫學角度來看,在特殊情況下,人們對睡眠的要求并不像平時那么嚴格,所以失眠一般不會影響考生在考試期間智力的正常釋放。 經過第一天的適應和疲勞后,通常很容易入睡。 還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今年的新高考,每個學生的考試最后一天都會有所不同。 根據自己選擇的科目調整自己的生物鐘,調整自己的興奮程度,基本配合考試時間。
適當的運動是消除大腦疲勞的有效方法。 運動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內啡肽和多巴胺,這些物質被稱為幸福因子。 備考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天安排半小時左右的體育活動時間。 高考前的鍛煉方法不宜太劇烈,應保持在適度的鍛煉水平,即稍喘氣、稍快心跳、出汗。 不擅長運動的考生可以通過快走、騎自行車等活動達到與其他運動類似的效果。
今天的焦慮和擔憂,都是因為有目標和期望。 在認識自己、調整自己的過程中,你會獲得成就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