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05 08:35:41作者:佚名
石家莊市2021年中考
信息技術考試時間已確定
預計考試時間為10月底!
2021年的考生們,你們收到消息了嗎?
中考第一戰——信息技術類中考
根據石家莊中考安排,2021年初三考試原定于初二下學期5月份參加信息技術類中考。 但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未能舉辦。 根據目前各學校的安排,信息技術考試預計在10月底組織考試!
雖然信息技術中考總共10分,看似一個小數目,但對于中考考生來說確實很有價值! 差一分就可能導致我們錯過目標學校。
因此,中考考生需要提前做好2021年中考第一戰的準備! 絕對不容小覷!
往年信息技術中考安排(僅供參考)
1、考試時間:
一般安排在初二第二學期的五月初。 考試持續 30 分鐘。
2. 考試形式:
考試為機考,基于石家莊市教育城域網完成。 考生交卷后,計算機評分系統自動完成評分并顯示結果。
3、考試成績:
試卷滿分為100分,考生的考試成績最終折算為10分,計入中考總成績。 換算對比表如下:
信息技術中考題型及知識點
闡明
以下為2020年版《石家莊市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招生考試須知》
供學生參考,請以學校發布的最新版本為準。
一、考試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大綱(試行)》和石家莊市教育局關于中考的若干實施意見,以教材為依托,以目的為促進教學,結合我市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際情況,特制定《石家莊市初中信息技術中考指導意見》。
2. 考試環境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招生考試采用“云考試”模式。 學校通過連接石家莊市教育城域網,直接在學生電腦上進行考試。 軟硬件環境及網絡帶寬要求如下:
(一)學生電腦配置
硬件:CPU主頻2.0G以上,內存2G以上,10MB/100MB自適應網卡,C:盤可以寫保護,但硬盤D:分區不能寫保護臨時存儲考生試題數據。
軟件: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統、Office 2010中文版(完全安裝)、Flash 8中文版、格式工廠2.15或其他多媒體處理軟件、WinRAR壓縮軟件等。
(2) 考試計算機配置
考試服務器計算機的配置與學生計算機的配置相同。
(三)網絡環境要求
對于普通學校(40臺考試機),網絡帶寬不低于10M。 對于擁有多個考場的學校,網絡帶寬不低于20M。
3. 考試內容
試題內容原則上以河北大學出版社教材《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一、二卷為準(Office部分請按照Office 2010操作方法進行教學) ,涉及教材章節如下:
《信息技術》第一卷
第一章 信息技術基礎知識
第二章 基本操作
第 3 章 文字處理
第四章 互聯網的初步使用
第 5 章多媒體基礎知識
第 6 章 演示制作
《信息技術》第2卷
第二章 Flash動畫初步制作
第 3 章 電子表格
隨附的。 關于機器人的知識
4. 考試題型及說明
(一)試題類型
1.選擇題10*2分=20分
【題例】信息技術是指與信息的存儲、處理、傳輸和應用有關的各種技術和手段。
A. 固化 B. 分解 C. 分析 D. 收集
正確答案:D
試題分析:本試題考察學生對信息技術概念的理解,明確信息的采集、存儲、處理、應用等過程; 關于信息與信息技術請參閱《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一卷第一章。 內容。
2.基礎多媒體1*10分=10分
【樣題】在“media”文件夾中新建一個文本文檔,命名為:Lyrics.txt; 將“Tick.wav”和“Clock.wav”兩個聲音文件合并為MP3格式文件,命名為:Clock Sound Effects.mp3,保存在“audio”文件夾中。
試題分析:本題為Windows操作題。 它測試學生對文件夾的創建、重命名、資源管理器、擴展等方面的知識。 請參閱《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一卷第二章。 知識。
3.文字運算題1*20分=20分
【樣題】設置全文字體為微軟雅黑,大小4; 將文本段落的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6點,段落前0.5行; 添加標題:朱自清散文。
試題解析:本試題考察Word操作題中單詞、段落、頁眉、頁腳的知識; 請參閱《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一卷第三章文字處理章節。
4.PowerPoint操作題1*20分=20分
【樣題】第一張幻燈片中,刪除內容為“Target”的文本框; 在第三張幻燈片上,將布局更改為:僅標題; 在第六張幻燈片上,在下部位置插入操作按鈕:第一張幻燈片,并超鏈接到:第一張幻燈片
試題分析:本試題考察PowerPoint操作題中文本框、布局、操作按鈕、超鏈接等知識; 可以參考《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一卷第六章演示文稿制作章節。
5、Excel操作題1*20分=20分
【樣題】設置A:C的列寬為:10; 將A2:C2區域的文字設置為:粗體; 字體顏色為綠色(標準顏色-綠色); 使用average函數計算“平均高度”并填寫進入單元格C13
試題解析:本試題考察Excel操作題中的列寬、字體、函數等知識; 請參閱《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二卷第三章電子表格章節。
6.Flash操作題1*10分=10分
【樣題】將“flash”文件夾中的圖片“background.jpg”導入到背景圖層第一幀; 在風車桿圖層上方創建一個新圖層并將其命名為:windmill; 將組件風車拖入風車層。 1幀,并在第50幀處插入關鍵幀; 選擇風車圖層的第1幀,創建補間動畫,并將第1幀的動畫屬性設置為:順時針旋轉2次。
試題分析:本試題考察Flash操作中導入物體到舞臺、新建圖層、插入關鍵幀、補間動畫等知識; 請參考《信息技術》(初中版)初級篇第二卷Flash動畫制作第二章。
(二)相關知識點
1.多項選擇題
考試范圍涵蓋“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信息安全、機器人基礎知識等相關常識。 原則上不涉及Office和Flash章節中的軟件操作內容。
2.多媒體基礎題
(1) Windows:文件(文件夾)的創建、重命名、移動、復制、刪除、創建快捷方式。
(2)WinRAR:文件(文件夾)的壓縮和壓縮包的解壓。
(3)多媒體問題:
將圖像文件轉換為不同的格式并修改其大小。
將音頻文件轉換格式、截取一段音頻、合并音頻文件、設置MP3文件屬性。
將視頻文件轉換為格式、截取視頻、合并視頻文件以及從視頻文件中提取聲音。
3.單詞運算題
文本格式(包括表格中的文本):字體、字體樣式、字體大小、字體顏色、字體效果、下劃線和字符間距。
段落格式:對齊、縮進、間距。
對象(包括圖片、形狀、文本框、藝術字):插入、格式設置、超鏈接。
表格格式:插入行/列/表格、刪除行/列、合并單元格、單元格對齊、邊框和底紋。
其他操作:頁面設置(上、下、左右邊距、紙張尺寸和紙張方向)、替換(僅替換文本)、分欄、頁眉和頁腳(插入和格式)。
4.PowerPoint操作題
幻燈片操作:創建、復制、刪除、隱藏幻燈片、交換幻燈片位置、布局、背景格式(漸變填充-預設顏色、圖像或紋理填充-紋理)、切換(切換效果、聲音、持續時間、換片方式、應用程序)范圍)。
對其他對象的操作:文本框、藝術字、圖片、形狀(包括操作按鈕)。
上述對象的插入、格式化、動畫設置、超鏈接。
5.Excel操作題
單元格格式:字體(字體、字體樣式、字體大小、顏色)、填充(背景顏色)、邊框、合并單元格、文本對齊。
公式(可以根據給定的公式寫出相應的Excel公式)
函數(求和、平均、最大值、最小值)
圖表:連續和不連續的數據源、圖表類型、圖表標題、切換行/列、放置圖表的位置。
其他操作:指定單元格輸入、指定行/列高和列寬、重命名工作表、填充順序(算術順序、文本順序)。
6.Flash操作問題
階段:文檔屬性(高度、寬度、背景顏色)、導入(圖片、聲音)。
圖層:插入、刪除、更改名稱、更改位置、鎖定/解鎖、屬性(引導層、引導層、遮罩層、遮罩)。
幀:插入空白關鍵幀、插入關鍵幀、插入幀、復制幀、粘貼幀。
組件:創建新組件(圖形、影片剪輯),將它們轉換為組件,并重命名它們。
實例(包括圖形)對象:繪圖、大小、移動位置、旋轉角度、顏色(純色、Alpha值)。 (包括:文本對象的輸入、字體、字體大小、文本顏色的修改)
動畫:運動動畫、形狀動畫、引導線動畫、遮罩層動畫、相關幀的屬性設置。
附:機器人相關知識概述
(1)進入機器人
1. 機器人的定義
機器人的定義: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設備。 它不僅可以接受人類的命令,運行預先編好的程序石家莊中考網,還可以按照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理和程序行動。 1959年,美國的恩格伯格和德沃爾設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名為“Unimate”。
2、機器人的分類
根據應用環境,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兩大類。
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
特種機器人是除工業機器人以外應用于非制造業、為人類服務的各種先進機器人,包括: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娛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機械人等。
3、機器人的組成
機器人主要由傳感器、控制器和執行器三部分組成。
機器人通過各類傳感器(輸入設備)采集外部信息來感知信息,然后將信息傳輸給控制器,最后將動作和行為表現出來。
4、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智能化是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智能機器人是“能夠自動工作的機器”,具有一些類似于人類或生物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行動能力、規劃能力和協作能力。
智能機器人將是具有感知、思考、行動功能的機器。 未來將綜合機構、自動控制、人工智能、微電子、光學、通信技術、傳感技術、仿生學等學科和技術的研究,打造不同功能的智能機器人。
(2) 制作機器人
以示教機器人為例:首先建立模型,根據任務需要選擇不同的傳感器安裝在機器人相應部位,幫助機器人感知外部環境。 常見的傳感器有:接觸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磁體傳感器(霍爾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光敏傳感器、火焰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傳感器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觸發,控制電路狀態,反饋檢測信息。 。
傳感器等部件安裝完成后,需要進行電路連接(即將各種部件連接到控制器上),然后就可以編寫程序了。
機器人最終是由程序控制的,控制機器人的程序一般由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組成。 通常,我們采用分支結構來判斷傳感器的狀態貝語網校,并根據不同的判斷值執行不同的處理。 同時,我們還采用無限循環結構與分支結構配合,保證機器人始終能夠檢測傳感器的狀態并及時做出決策。 相應處理。 我們以電子體溫計為例來說明程序是如何控制硬件的。 首先采用無限循環不斷檢測體溫狀態,并采用分支結構判斷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體溫是否超過37℃。 如果超過37°C石家莊中考網,警報裝置就會啟動。 如果不超過,則不進行任何處理。 然后重復之前的體溫檢測過程。
程序編寫完成后,下載到機器人上,檢查調試,任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