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7 15:32:24作者:佚名
2025年全國高考結束
31個省份高考成績查詢時間
陸續公布
提醒考生和家長
不少不法分子
會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
精心設計多種騙局
警方提示:以下陷阱易中招
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注意防范
騙局一:以“名校培訓”“預先錄取”為誘餌實施詐騙
近期,不法分子以“名校培訓”和“預先錄取”等手段進行詐騙。江蘇昆山的張女士便遭遇了這種情況,她在QQ上收到了一個好友申請,打開后發現竟然是“女兒”新注冊的賬號。網上的“女兒”聲稱自己將參加一個所謂的“名校專家”培訓班,正在試聽課程,覺得效果不錯,于是提出需要支付“保證金”以確保名額。
張女士的女兒提供了報名所需的“教務處主任”的QQ號碼,她添加了該賬號后,對方發送了預錄取通知書及收款賬戶信息。該“教務處主任”告知,報名需先支付3萬元費用。張女士嘗試轉賬,隨后與學校老師電話確認,方知對方為騙子,遂立即報警處理。
警方提示,切勿輕率將資金轉入未知賬戶,若察覺到異常狀況或遭遇詐騙,務必迅速撥打110報警電話。
騙局二:偽造虛假查分網站
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或短信平臺散布偽造的成績查詢鏈接,誘使考生及家長點擊,并索要包括身份證、銀行卡以及驗證碼在內的個人信息輸入學生考號查詢成績,隨后進行詐騙活動。
警方提示,在查詢分數時務必選擇教育部門認可的正規查詢途徑,切勿點擊來源不明的鏈接。考生們請勿在社交平臺上隨意展示含有準考證號、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的照片,以免個人隱私泄露。
騙局三:謊稱有高校內部指標、偽造錄取通知書
不法分子虛構高校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聲稱只需繳納費用即可獲取。此外,部分詐騙者假扮成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或發送假冒的錄取通知書,誘使考生將學費和生活費匯入指定銀行賬戶,從而騙取財物。
警方指出,高等教育招生必須依照相關法規進行,絕無任何內部捷徑,亦不會衍生額外費用。考生及其家長在接到錄取通知后,務必登錄學校官方網站驗證信息的真實性,切不可輕率進行轉賬或匯款操作。
騙局四:“內部渠道提前查分、改分”
各類重大考試結束后至成績公布期間,查改分詐騙行為頻發。位于鹽城的小張在考試結束后不幸成為了騙子的受害者。
受害者突然接到一條短信網校頭條,內容宣稱能夠通過“內部渠道”提前獲取分數,于是他根據短信提示添加了QQ號,并就此提前查分的問題向發信人進行詢問。
很快,對方告訴小張這次考試他沒有通過,并提出若想及格,只需支付3600元便能在系統后臺修改分數。毫無防備的小張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進行了轉賬。然而,當對方要求小張再轉10000元時,小張才意識到不對勁,于是選擇了報警。
警方指出,招生考試的成績公布程序通常遵循一定的規定,切勿輕信所謂的“內部消息”。各類考試均無提前查詢分數、違規修改分數的行為。考生們需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輕信這類信息,若遇到可疑情形,應立即向公安部門報告。
騙局五:假借高考填報志愿咨詢機構的身份進行詐騙
某些不法之徒覬覦高考招生和志愿填報環節,布下電信網絡詐騙的陷阱,靜候考生及家長落入圈套。
在高考志愿填報之前,不法分子往往會利用考生及家長對志愿填報咨詢機構迷信的心理,假冒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機構的名義實施詐騙。考生及家長需嚴格遵循學校的通知前往指定地點進行志愿填報,同時對于社會上舉辦的收費性質的志愿填報咨詢服務活動需保持高度警惕,所有關于高考的政策和信息,務必以官方發布的為準。
騙局六:偽裝跨國留學中介公司騙取中介費用
高考結束后輸入學生考號查詢成績,眾多考生紛紛選擇海外深造,而一些不法分子便趁機利用考生及家長迫切求學的心理進行詐騙活動。他們往往通過偽造的跨國留學中介公司的注冊信息,假扮成正規機構,以此手段騙取中介服務費用。
考生若決定選擇留學服務機構,務必挑選那些規模宏大、資質完備、市場評價上乘、運營狀況良好的中介機構。在支付中介服務費用之際,務必細致審閱合同條款,切勿因機構宣稱的“優惠”或“折扣”而喪失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