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06 21:32:22作者:佚名
多個“第一”從何而來
近期,華田信科(廊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忙碌于生產線上作業。河北日報的記者趙永輝進行了拍攝記錄。
廊坊市正全力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建設,致力于搶占賽道、構筑高地、鏈接未來,其2023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成功跨越了600億元的重要里程碑,而2024年則有望實現超過700億元的突破。
廊坊城市在算力分指數上位居全國首位;同時,它也是全省首個獲準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的地區;此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在全省范圍內也高居第一位……這些“第一”的背后,彰顯了廊坊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緊密聯結、不斷攀登新高峰、迅速崛起的態勢。
2月25日,在廊坊開發區,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液冷機房進行巡檢。這一幕被河北日報的記者趙永輝記錄了下來。
早謀劃搶占先機,城市算力分指數全國第一
2月20日,廊坊市推出了“幸福廊坊”App,該平臺新增了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AI助手服務,這一升級涵蓋了390多項便民服務。這一切的成功,都得益于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供的強大智能算力及支持。
河北省內首個實現全棧國產化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便是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我們已與超過680家企業以及180多個科研團隊建立了合作關系,正致力于構建MaaS(模型即服務)新型模式。這一舉措旨在推動京津冀地區的人工智能產業進步和智慧城市的建設。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負責人趙紫銅如此表示。
廊坊地處京津周邊,其數據傳輸延遲較低,成為省內最早興起大數據產業的城市。自2009年起,廊坊市便率先著手數據中心的建設,如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華為云計算基地等眾多大數據與算力中心相繼投入使用,構筑了一個全國范圍內互聯網服務門類豐富、規模優勢明顯的數據和算力中心集群。
廊坊現已運營數據中心32座,配備了32.7萬臺標準機柜,智能算力達到22384P,為京津雄三地提供實時的互聯網數據傳輸、存儲與處理服務。在我國算力中心服務商前十強中,有五家企業在廊坊設立了數據中心,使得廊坊在城市的算力分指數上位居全國首位。
近期,眾多“中字頭”企業如移動、聯通等網校頭條,以及華為、潤澤等眾多知名民營企業,紛紛選擇在廊坊設立基地。這些龍頭企業的快速匯聚,不僅極大地提升了產能,也為城市筑牢了堅實的算力基礎。在這里,從機柜上閃爍的指示燈,到為各行各業提供支持的智能模型,廊坊正不斷探索著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為何眾多行業巨頭競相在廊坊設立基地?這主要歸功于其毗鄰京津的優越地理位置,企業不僅能夠通過低延遲的網絡吸引到京津冀地區的眾多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客戶,而且能夠方便地與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建立聯系,實現合作,從而推動已入駐的企業持續增加投資,并著手建設新的項目。
目前,潤澤人工智能應用中心等共計21個建設項目正在加緊推進,其總投資額高達957.18億元。這些項目一旦完工,預計將形成32萬P的算力規模。
憑借堅實的產業根基和強大的算力支撐,廊坊市在先進算力產業鏈方面持續擴展,形成了包括百信、聯泰等眾多上游硬件制造企業,以及華通科技、申江萬國等超過20家的下游應用企業集群。算力產業生態系統不斷完善。到了2024年,廊坊市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368.7億元,位居全省首位。
抓創新強鏈延鏈,產業走在全省前列
屏幕如同卷軸一般徐徐展開,即便手機屏幕經受20萬次折疊仍能正常運作……3月3日,在維信諾(固安)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廳內,各式各樣的柔性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屏琳瑯滿目,充分展示了該公司的強大技術創新能力。
京津冀地區最大的柔性顯示面板制造基地,我們成功打造了全國首條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生產線。去年,我們更進一步,推出了柔性AMOLED車載人機交互一體化解決方案,這一創新為智能座艙的顯示應用開辟了全新的可能性。公司政府事務部經理郭政在表達自豪之情時如是說。
維信諾始終秉持自主研發的理念,將其視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自2022年起,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廊坊電子信息工程學校,累計超過25億元,成功構建了“基礎研究、中試、量產、應用”為一體的創新鏈條。此外,公司還積極申請專利,至今已累計獲得3400余件。
以維信諾和翌光科技等企業為先鋒,固安吸引了30多家新型顯示企業匯聚一堂,構筑了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其產業規模已成功跨越125億元大關。
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革新,廊坊市成功構建了超過120家電子信息領域的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促進了前沿技術與實體經濟以及應用場景的深度結合,構建了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新型顯示技術、軟件服務、行業專用電子以及光纖慣性導航系統為核心的五大產業集群,其產品線涵蓋了電子材料、完整設備等超過100種產品。
通過增加“含新量”來提高“含金量”廊坊電子信息工程學校,廊坊市的電子信息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目前,該市已形成以廊坊開發區、三河市、廣陽區、固安縣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在這些區域中,廊坊開發區的人工智能產業園吸引了潤澤等200多家企業入駐,形成了超過1300億元的產業集群規模;而燕郊高新區則吸引了華通科技等100多家企業,形成了95億元的產業集群規模。
按下“加速鍵”,集聚效應愈發明顯。在2024年,廊坊市電子信息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成功跨越了706.6億元的大關,這一增長幅度達到了15.1%,其收入占比達到了全省主營業務收入的16.9%。此外,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榮幸地被認定為全省首批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
優化營商生態圈,產業高地加速崛起
3月3日,在華田信科(廊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的教師王同舉正在對研發團隊進行指導,幫助他們調配錫球表面的處理劑。他向記者透露:“我們已經成功掌握了直徑介于0.2至0.7毫米之間的錫球的制造技術,我們生產的焊球在半導體高端封裝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2021年,華田信科著手研發和生產液晶顯示器內部所需的焊接材料,即封裝焊球。得益于廊坊市科技部門的積極協調,由王同舉擔任團長的科技特派團對企業進行了幫扶。目前,我們已成功研制出全國首臺(套)電磁擾動式制球設備以及檢測設備,并獲得了8項發明專利,正加快推動“新一代封裝焊球”項目的產業化進程。該公司副總經理秦振忠如是介紹。
華田信科成功踏入新的發展領域,這得益于政策的精準扶持。廊坊市在近年來陸續發布了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十四五”規劃,以及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的發展方案,旨在支持高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新產品的推廣使用以及新應用場景的構建。這些舉措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營商環境,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潛能和發展動力。
廊坊市作為全省首個實施“算力券”激勵措施的城市,擬每年投入1000萬元資金,對設立于此的人工智能公司、科研院所等實施不同等級的算力補助,此舉已成功吸引9家企業入駐廊坊開展業務。自去年起,電子信息企業憑借軟件產業優惠政策減免的稅費達到867.4萬元,這一數額占據了全省總額的58.1%。
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投資意愿,促使他們愿意投資、敢于投資。該市深入實施“走訪解促”行動,通過領導干部掛鉤聯系、設立專項服務小組、提供領辦代辦服務、加強金融服務等手段,積極提供靠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精準的政策扶持與周到的服務保障,極大地增強了企業投資信心的穩定性與提升。廊坊市電子信息領域的重點企業數量,自2021年的117家增至現在的205家,其增長幅度幾乎達到了一倍。
《廊坊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中明確提出,廊坊市將致力于加速構建京津冀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高地,同時作為京津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區域,以及京津冀電子信息成果轉化的首選之地。(記者:劉杰、劉英,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