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7 00:01:44作者:佚名
宜昌 攝影徐學工
三峽門戶,川鄂咽喉。
這句老話將相隔甚遠的宜昌市與重慶市萬州區這兩座城市聯系起來,一個在三峽頭一個在三峽尾,因為三峽而多了一些聯系,引巴蜀而控荊楚既可以指宜昌又可以指萬州;除此之外宜昌有三峽大學與萬州有重慶三峽學院而多了一層聯系;同時也是因為這兩所院校而顯得有些微妙,特別是近年來重慶三峽學院提出更名大學之后面臨沒有合適名稱的情況下。重慶三峽學院改為大學的名稱也受到較大的關注,三峽科技大學、長江科技大學、長江理工大學、重慶工業大學、重慶工程大學、三峽大學(萬州)等都是有網友建議過的名字。
重慶三峽學院(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四川省萬縣初中師資訓練班,后先后經過萬縣大學、萬縣專科學校、萬縣師范專科學校等發展階段,1993年1月1“三峽大學”籌備組在萬縣師專掛牌,1994年與肇始于1958年的萬縣教育學院合并為四川三峽學院,2000年2月四川三峽學院更名為重慶三峽學院至今。
三峽大學(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是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學,它是2000年5月由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湖北三峽學院合并組建。1978年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成立,1996年5月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并,成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校區,成為211工程建設大學的組成。湖北三峽學院則是1996年由宜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1946年建校)、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1949年建校)、宜昌職業大學(1978年建校)合并。說句題外話,從英文校名來看三峽大學當年如果能更名為中國三峽大學的話會更加大氣。
三峽大學
從歷史來看,重慶三峽學院要比三峽大學以及其前身湖北三峽學院更早命名,同時重慶三峽學院當年也曾有籌建為三峽大學的計劃,但最終得以四川三峽學院,而三峽大學之名則在落地宜昌。個人覺得當初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兩所院校的建校基礎以及實力的差距,當時萬縣師范專科學校與萬縣教育學院均是師范類院校,若以此建設為三峽大學還是有些單薄的,得以四川三峽學院之名也不算虧,因為從校名上告別了師范類,不然以慣例可能會是萬縣師范學院或者萬縣學院之類的小名;但三峽大學的建校資源相對強大很多,整體而言學科更加齊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的前身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在1978年就已開始本科教育了并且也具有211的基因重慶市高校名單,同時湖北三峽學院也是師范類、醫學類以及綜合類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