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7 21:00:00作者:佚名
浙江提出,加強與生產過程、生產崗位的對接,借鑒“雙元制”等模式,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積極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推進理實虛一體化的教學場景建設,支持行業企業建設一批實習實訓基地,圍繞十大標志性產業鏈,每條產業鏈遴選認定3—5家先進制造業實訓基地。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同步納入實習實訓內容。支持規模以上企業按職工總數的2%—3%安排專業對口崗位接納學生實習。
產教融合,也已逐漸上升為不少城市發展的戰略布局。
上海出臺了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方案,重點圍繞臨港自貿區產教融合核心試點區,推動應用型本科、高職院校簽訂若干重大產教融合項目;無錫高新區把區校一體化融合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全面貫通、人才培育與區域發展全面連通等。
通過深化產教融合,高水平職業院校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格局清晰可見。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子在校園里讀書
技術賦能,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職業教育,既關乎國計,也涉及民生。近些年,職業教育在服務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脫貧攻堅戰中,門檻更低、成本更小、就業通道更為直接的職業教育,成為教育扶貧的“排頭兵”。當前,我國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許多家庭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斬斷了貧困代際傳遞的根子。“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讓越來越多的家庭日子越過越紅火。
——2019年高職擴招116.4萬人,2020年高職擴招157.4萬人,設立中職國家獎學金、擴大高職院校獎助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一大批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通過職業教育掌握一技之長,讓人生更加出彩。
——通過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推進東西職業院校協作全覆蓋、東西中職招生協作兜底、職業院校全面參與東西勞務協作等,中西部貧困地區孩子實現了“升學有路、就業有門”。
與此同時,職業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的關鍵推動力。記者從教育部獲悉,近兩年,全國高職(專科)年招生已分別達到483.6萬人、524.3萬人,連續超過普通本科。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后,還要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下一步將著力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加強涉農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在服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更重要作用。
(綜合浙江教育廳官網、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