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7 22:00:54作者:佚名
綜上所述,重慶市的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需要提升,關鍵是要提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的綜合實力,將重慶大學打造成全國20強大學、西南大學打造成全國30強大學并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行業,并另外發展3所左右的“雙一流”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并積極支持多所院校升格為大學,整體實力進入全國前10位。
第二,高等職業教育方面表現亮眼,但是也懸殊較大。在校友會排名中,重慶市排名全國前200名的占20所,其中前100位的占11所,“雙高”院校10所;北京200名8所,100名5所,“雙高”院校7所;河北200名23所,100名15所,“雙高”院校10所;內蒙古200名9所,100名5所,“雙高”院校3所;山西200名5所,100名2所,“雙高”院校4所;天津200名10所,100名6所,“雙高”院校7所;黑龍江200名11所,100名5所,“雙高”院校6所;吉林200名5所,100名3所,“雙高”院校4所;遼寧200名16所,100名7所,“雙高”院校6所;甘肅200名9所,100名3所,“雙高”院校3所;寧夏200名3所,100名2所,“雙高”院校2所;青海200名1所,100名0所,“雙高”院校0所;陜西200名21所,100名12所,“雙高”院校8所;新疆200名11所,100名6所,“雙高”院校2所;安徽200名28所,100名10所,“雙高”院校5所;福建200名13所,100名5所,“雙高”院校5所;江蘇200名34所,100名17所,“雙高”院校20所;江西200名26所,100名12所,“雙高”院校6所;山東200名52所,100名30所,“雙高”院校15所;上海200名11所,100名4所,“雙高”院校1所;浙江200名30所,100名15所,“雙高”院校15所;貴州200名21所,100名9所,“雙高”院校3所;四川200名34所,100名15所,“雙高”院校8所;云南200名16所,100名7所,“雙高”院校3所;廣東200名57所,100名24所,“雙高”院校14所;廣西200名26所,100名14所,“雙高”院校4所;海南200名2所,100名2所,“雙高”院校1所;河南200名44所,100名26所,“雙高”院校6所;湖北200名22所,100名12所,“雙高”院校8所;湖南200名32所,100名16所,“雙高”院校11所。
在高職院校排名中,因為校友會分為I類、Ⅱ類、Ⅲ類進行評價排名的,涉及數量較多,為了更公平,取前100名進行分析,前100名數量高于重慶市的有河北、陜西、江蘇、江西、山東、浙江、四川、廣東、廣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市位居13位。在國家“雙高”院校中,重慶市“雙高”數量位居第6位。如果按照人口規模算,重慶市人口位居全國第19位,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實力一定會排名進入前10位的。
綜上所述,重慶市的高等教育整體實力位居全國中等偏上,高等職業教育優于普通教育,但是高等職業教育部分高校水平不高,特別是在“十四五”地方規劃設置的一些新高校,需要更加謹慎。總體上,重慶市高等教育發展也不是一些人說的那么糟糕,畢竟重慶市直轄才短短24年,已經取得了較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