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9 17:00:29作者:佚名
與高水平重點建設高校比起來,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擴容”明顯。今年“補短板”“強特色”高校建設成效突出的,可提升為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并將具有較強實力的中外、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高校以及知名高校在粵分校(研究生院)納入“沖補強”計劃,進一步匯聚高等教育優(yōu)質資源。
今年的“沖補強”建設高校名單中,汕頭大學等13所高校(研究生院)入選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與上輪相比,原來在“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的廣東醫(yī)科大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高校(特色高校提升計劃)的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均獲得“升艙”,進入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同時,中外(境外)獨立法人合作辦學高校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lián)合國際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雙一流”大學的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qū)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也同時入選。這也是廣東啟動“沖補強”以來,首次有研究生院入選。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建設高校要以“沖一流”為目標,對標國家“雙一流”建設,聚焦“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著力建設一批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高峰學科,形成引領高水平基礎研究的戰(zhàn)略科技力量。
《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增1—2所高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12—15所高水平大學進入全國前列;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學科,新增3—5個學科進入世界前列。牽頭建設5—7個國家重大科研平臺,產出一批高水平、具有高學術價值和重要社會影響、能夠引領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成果。建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35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360個左右;100個左右專業(yè)通過國際權威組織專業(yè)認證。持續(xù)深化科產教融合,新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示范性產業(yè)學院或未來技術學(研究)院。
8所高校入選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
此次入選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的高校有8所。與上輪相比,減少了4所高校。其中,廣東醫(yī)科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升艙”為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qū)和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qū)已開學啟用。
《方案》提出,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建設高校以“補短板”為目標,著力補齊自身和區(qū)域高等教育短板,大力提升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打造一批支撐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點學科專業(yè)。
其中,到2025年,實現(xiàn)地市本科高校(校區(qū))全覆蓋及高質量建設,粵東粵西粵北地區(qū)高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新增2—3所高校達到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建設要求。建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2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90個左右,30個左右專業(yè)通過國內或國際權威組織專業(yè)認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數(shù)占比進一步提高,生師比進一步下降,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