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09 17:23:27作者:佚名
本網訊 記者任麗梅報道 11月10日,2018“健康海絲”論壇系列學術活動暨福建中醫藥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在該校旗山校區舉行。60年來,福建中醫藥大學秉承“大醫精誠,止于至善”的校訓精神,培養了近5萬名中醫藥人才,遍布海內外福建中醫藥大學錄取分線數,為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醫藥文化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譜寫了福建中醫藥發展的華彩樂章。
福建中醫藥大學校長李燦東介紹福建中醫藥大學錄取分線數,1953年成立的福建省中醫進修學校是福建中醫師資的搖籃,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福建中醫學院正式成立,掀開了福建省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嶄新一頁。60年來,學校已從最初的不足百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13個學院(部)、全日制在校生1.2萬多人;從原先僅有本科招生,發展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兩度入選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涌現了“國醫大師”楊春波以及“全國名中醫”杜建、陳民藩、吳熙等一批名師大家,擁有一批國家和衛健委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全國優秀教師等。
目前,學校辦學質量不斷提高,2010年12月,中醫學專業通過教育部試點專業認證,成為福建省第一個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的專業。2016年,學校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康復物理治療(PT)和作業治療(OT)分別通過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世界作業治療聯盟(WFOT)國際教育標準認證。
此外,學校堅持創新驅動,進一步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與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合作,建構起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康復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等為主導的科研平臺體系。同時,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部軟科學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和一系列省部級重大項目。
另外,學校積極開展海外中醫藥交流與合作,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是第一所接收臺灣學生的大陸高等院校,形成了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的對外、對臺教育格局,現有各類在校海外學生300多名。
李燦東表示,學校將以60周年華誕為起點,繼續新一輪創業。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人民滿意大學。大力推進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堅持“突出特色,分類指導,整合資源”的建設思路,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整合校內外資源,打破學科界限,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優勢特色學科的核心競爭力,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一流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