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15 21:33:50作者:佚名
記者了解到,部分職業院校不僅學生報考率徘徊不前,報到率也不容樂觀。大肆招生宣傳之下,一些職業院校每年的報考率只有50%,報到率只有70%—80%,一些學生寧愿復讀也不愿就讀職校。
“職校生畢業后多是技術工人,進入產業大軍。”一位職院院長無奈地說,加上許多高職院校是由原來的普通中專合并升格,中職學校是由薄弱普高改制轉型而來,“雙師型”教師匱乏,專業設置老套,這對學生和家長缺少吸引力。
相對于普通高校,職校對教學硬件的要求更高,比如數控專業每臺機器都是上百萬元,還不包括維修和換代費用。因為生源不足,教育經費“捉襟見肘”,一些職校只能開設成本較低的文科專業,毫無特色可言,加劇職校走入死循環。
職校冷清的情況在產業落后地區尤為突出。“職校學生是為地方經濟服務的,當地沒有產業支撐,沒有好的就業崗位,學生報考、就讀的意愿就更低。”江蘇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劉克勇說。
職業教育“冰火兩重天”如何破局?
湖南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余偉良認為,更好地發展職業教育,就要更多地站在學生未來發展和國家發展需要的角度考慮,真正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走進社會能受尊重、有地位、被重用。
一要轉變觀念。不少受訪專家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對職業教育發展提了很多具體的要求,釋放了“大幅增加對高職院校的投入”“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等諸多政策紅利,將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發展,在職校畢業生的待遇福利上做更好的設計,將逐步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觀念。
二要“幫扶弱校”、整合資源。湖南近年來探索實行19所示范院校對口支援21所貧困地區學校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分線數,實行送教上門、送培到校的模式,提升薄弱學校辦學能力。
同時,湖南還成立了42個職教集團,將同類型學校組織起來,共同開展專業、課程、實訓、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資源共建共享。此外,湖南省職業院校課程聯盟正在打造在線精品課程平臺,將實現全省職校共建共享。
不少專家認為,應對長期招不到學生、專業設置過時、教學條件比較差的職校進行合并,對一些行業和企業辦的技工學校進行調整,已經停辦或無力繼續辦學的,實行關停并轉。
三要與當地的產業發展緊密融合。職業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單憑學校、教育部門抓職業教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邢鋒介紹,廣東近年來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并以此推動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分線數,提高職業院校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做到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