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糖類食物會引起血糖升高,高升糖食物引起的血糖會更高一些。通常胰島素會" />
更新時間:2022-06-24 14:48:27作者:admin2
導致血糖偏高的原因不同,調節的方法也自然不同。在調節之前,你需要了解哪些情況會引起血糖偏高。
飲食糖類食物會引起血糖升高,高升糖食物引起的血糖會更高一些。通常胰島素會隨之分泌,胰島素將血糖輸送到細胞轉化為能量或脂肪儲存,將血糖降低。
短期的攝入糖類食物并不是問題,如果長期大量進食糖類食物問題就可能來了。要知道我們是以米面等糖類食物為主食的,細胞長期被輸送大量血糖,又沒有消耗能量的去路。細胞體積增大,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會相應的減少,避免接受更多血糖,稱之為胰島素抵抗。此時血糖會居高不下,身體會分泌更多胰島素,企圖降低血糖。血糖超過腎糖閥值時,多余的糖分也會隨尿排出。
二型糖尿病初期,胰島素分泌不是減少,而是大大增加,甚至增加5-20倍。所以,二型糖尿病來自胰島素相對不足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理論,真實的病因就來自胰島素抵抗。正是由于胰島素抵抗引起胰島素長期大量分泌,才導致了胰腺功能衰退,然后胰島素分泌不足。
另外,血脂過高時,也會干擾胰島素與細胞受體結合,導致血糖過高,胰島素大量分泌。
情緒人的情緒主要受大腦邊緣系統的調節,大腦邊緣系統同時又調節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的功能,憤怒、抑郁的心理因素可通過大腦邊緣系統和植物神經影響胰島素的分泌。當人處于緊張、焦慮、恐懼等應激狀態時,交感神經興奮,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同時,交感神經還將作用于腎上腺髓質,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間接地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和釋放,升高血糖。
恐懼、緊張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升高; 壓力、焦慮引發兒茶酚胺分泌增加,抑制胰島素作用,導致血糖升高; 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等原因導致甲狀腺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升高。突然的驚嚇,外傷引起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升高。
負面情緒頻發,會被身體當作一種危害,導致應激反應,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糖素都會上升,升高身體血糖儲備。而胰高糖素的分泌增加,也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與胰高糖素形成拮抗狀態,但是血糖卻并不能下降。
壓力當我們處于壓力狀態,大腦為了保證正常運轉,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體會出現低血糖狀況。身體啟動低血糖應激反應,胰高糖素升高,胰島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質以及脂肪都會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血糖,提高身體的血糖儲備。
如果緊急情況反復出現,身體會處于戰備(應激)狀態,對血糖的需求大幅上升,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最強的升糖激素),持續提升胰高糖素(最主要的升糖激素),促進蛋白質脂肪通過糖異生作用產生血糖,大量游離脂肪酸補充進血液,為提升血糖提供原材料。
頻繁面對壓力同樣會被身體當作應激傷害,觸發應激反應。
應激反應應激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身體通過提高血壓、血糖、能量供應,讓我們可以對外界危機及時作出反應,避免各種傷害。
應激性糖尿病是指在嚴重應激狀態下,胰島素拮抗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暫時性糖尿病。應激性糖尿病又稱為特殊類型糖尿病,歸入繼發性糖尿病類型,以前僅僅特指燒傷、外傷等少數病人等情形,但是現在發現,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顯的應激反應。
在應激狀態下,身體主動升糖,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糖素大量分泌的狀態下,降糖藥和胰島素都會失效!當應激結束,藥物發揮作用,又會突然導致低血糖,然后再次觸發低血糖應激血糖再度升高!
壓力、緊張、熬夜、失眠、酗酒、高負荷工作、低血糖、負面情緒都是常見的應激刺激因素,都容易引發應激反應而導致血糖升高!
Vista糖尿病調理五原則:第一,調節血脂我們在北京延慶的療養院幫助大量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減肥降低血脂,血糖可以恢復正常。原因在于血脂高的狀態,身體利用血糖的效率大打折扣,換句話說,高脂血癥患者需要更高的血糖才能滿足身體需求,需要做的是降低高血脂而不是單純降糖。要注意不要吃大量精致米面類食物,這種食物升糖過快降糖也快,然后過量的糖會轉化成膽固醇,這才是血脂高從而影響糖代謝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
脂肪是很多人擔心的,特別是糖尿病也容易造成脂代謝障礙,但是優質油脂的攝入必不可少,亞麻油、橄欖油、深海魚都是不錯的選擇。
糖、脂肪、蛋白質在提供熱量的時候,必須有維生素B的參與,才能夠充分被轉化利用。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有瘦肉、麥芽、啤酒酵母等。
調節血脂避免使用他汀類降脂藥物,他汀雖是一線降脂藥,但是通過抑制血糖轉化為膽固醇的方式,會導致血液中滯留的血糖增加,會引起血糖升高。
第二,定時進餐并遠離精致糖類糙米、雜豆、魚、肉、蔬菜都要均衡攝入。不要節食,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不用太考慮節食降糖,務必讓自己遠離低血糖狀況。
低血糖是一種危險狀況,會引發身體主動升糖動作:胰高糖素提升,肝糖原釋放血糖,用來平衡血糖水平,如果持續低血糖,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脂肪蛋白質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血糖,同時抑制胰島素作用和胰島素分泌,大量游離脂肪酸進入血液,為進一步推高血糖做好原料準備。
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我們經常吃的米面類食物,由于米面類食物現在加工越來越精細,缺乏必要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升糖過快,會刺激胰島素過度分泌。糖尿病要避免進食精致的米面類主食,增加糙米、粗面、雜糧和豆類,可以很好的平穩餐后血糖。雜豆和糙米因為富含纖維素或者直接補充纖維素,可以讓糖和脂類緩慢吸收,不會出現血糖和血脂的過山車變化。
第三,篩查并消除應激反應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身體在急需血糖時會大量釋放胰高糖素來提升血糖同時抑制胰島素作用。導致應激反應的可能情況有:熬夜、高負荷工作、緊張、恐懼、壓力、負面情緒、飲食不規律、頻繁低血糖都是常見的應激因素,都會引發血糖升高。壓力與情緒等應激因素對血糖的影響比傳統的認知要大的多!
飲食作息規律,避免觸發應激傷害,注意休息和放松!很多人都不懂如何放松,即便睡覺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需要學習春山步療和自我放松訓練。
春山步療: 餐后一小時緩慢走路,走路時腳跟先著地,腳掌貼地,然后五趾扒地,讓腳趾充分與路面接觸。通過刺激足底反射區,讓身體和情緒等到放松,步行時,呼吸方式為兩吸一呼。
第四,注意檢測血糖這是血糖調控和觀測應激的常用方法,空腹血糖高、血糖異常波動都可能意味著應激反應的存在。同時又不要過于強調低血糖,要明白糖尿病人需要的血糖要高過一般人,只有消除了應激反應和其他原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血糖自然會回落。糖尿病切忌通過藥物胰島素過度降糖,妄圖將血糖一步調節到位,結果往往欲速不達。
如有的醫生建議節食,建議運動降糖,建議血糖嚴格控制,卻不懂防范低血糖風險,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即使口袋放兩顆糖,也抵擋不了低血糖對身體的傷害,當感覺低血糖,傷害已經發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可能發生低血糖的情況,每一次低血糖都會觸發應激反應,都會使下一次低血糖更容易出現,也會使血糖儲備變得更高。這就是為什么普通人血糖2.8以下才會低血糖,而糖尿病人血糖3.9就會低血糖,有的應激反應嚴重的人,甚至血糖降到5就會低血糖!
第五,堅持腹式呼吸缺氧與有氧,糖代謝獲得的能量有19倍的差異!很多人呼吸太淺,前半口氣還沒進去,后半口氣已經吐出來了,沒有實現氣體交換,身體實際處于長期缺氧狀態。能量不足也會導致身體主動升糖!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糖尿病人都有疲乏無力的癥狀。練習吸氣時鼓肚子,可以滿足足夠的氧氣供應。足量的氧氣可以幫助身體實現正常代謝反應,讓能量充足同時減少了對身體有害的代謝廢物。
現在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并沒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癥狀,卻普遍有疲乏無力等能量不足狀況,說明更多的是血糖代謝問題和能量利用問題。嚴格來說,缺氧也是一種應激刺激因素,在緊張、壓力狀況下更容易出現肌體缺氧,也會引起身體升高血糖,單純降糖可能會加重能量不足惡化病情。
初期,腹式呼吸不容易堅持,可以每隔半小時起身活動一下,做幾個深呼吸,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后,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錯誤的生活習慣導致了身體對血糖的高需求,而你所用的藥物可能更進一步加快了這種趨勢,如果你愿意停下來,聽一聽身體的聲音,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你會發現,血糖紊亂狀況很容易改變。
醫生擅長藥物控糖,但是關于糖尿病的非藥物調理,恰恰是絕大多數醫生的知識盲區。他們往往不識別情緒狀況、不識別應激反應、更缺乏合理的膳食調理和營養干預,有的只是血糖的藥物控制,也許,這正是糖尿病難以治愈的原因吧。
關于糖尿病精細調節,應激反應,生酮飲食等內容,可查看我的悟空問答。Vista從事慢病康復多年,多種慢病的調理方法都在我的問答。有血糖問題,在評論區留言。
vista專注非藥物調理,給你的都是干貨!本文是在悟空的496個回答食物升糖快慢,用食物的升糖指數(GI)來衡量,其數值是從0-100,比如水的GI為0,葡萄糖的GI為100.
對血糖有影響的物質有三類:
碳水化合物:如米、面、饅頭、水果、蜜餞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蛋白質:如雞蛋、瘦肉、魚、奶等,以蛋白質為主;
脂肪:如肥肉、動植物油。
因為蛋白質、脂肪消化吸收慢,而且所含碳水化合物不多,所以影響血糖的物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下面我們來說說主食與水果當中,對血糖影響較大的食物,看圖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升糖快的食物并不是一點都不能吃,只是得少吃一點。同樣,升糖慢的食物也不是隨便吃,吃的量過大,也會導致血糖較高。
【宜糖60秒】更多內容,歡迎閱讀:
清除血管垃圾,請多吃這8種菜
測血壓不能只看血壓高低,這個指標也很重要
糖尿病4個典型信號,男女老少千萬不要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