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4 18:59:58作者:佚名
醫生是神圣的職業,能站在手術臺上幾個小時不停歇的跟死神搶生命,醫生能給患者創造可能性,但是醫生不是神,也有他們無可奈何的地方。
這個職業非常受人尊重,即使現在科技發達,依然無法代替醫生的妙手回春,尤其是在近兩年的疫情來襲,全中國的醫生都凝聚起來,挽回千千萬萬個生命。
于是近兩年上海市二本院校,很多考生在報志愿的時候,都會報醫學相關專業,不過學生們真的對醫學的專業和未來發展了解嗎 ?
一些知名院校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是很高的,比如說復旦大學醫學院,2020年在北京的最低提檔線是675分,一樣出名的大學還有北京醫學部,上海交大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等。
一般的學生很難考上這樣的院校,想學醫學只能上普本、二本院校。醫學又是一個非常看重學生“出身”的專業,因為醫學是一門關于生命的學科,當真正走上崗位之后,是不允許有一點錯誤的,所以醫學的門檻很高。
因此名校的學生起點高,掌握的基礎知識和經驗比二本的學生多,所以說在醫學這條路上很看重學生的院校,不管是什么行業,學生的學歷都會成為競爭的重要原因,醫學就更是了。
二本院校的“醫學生”,畢業都去哪里工作了?現實跟想象有點差距
有的名校學生,還沒畢業就能去大醫院實習了,但是二本院校的醫學生,畢業生之后卻是艱辛的求職之路,在一些大城市,應聘知名醫院的基本是博士學歷,在三四線小城市,也得是碩士研究生的學歷,才有就會被選上。
從學生的在讀院校,到學歷水平,以及臨床經驗,決定著學生醫學之路,這樣以來好像醫學專業對于二本醫學生,充滿了“惡意”。
很多醫學生最后只能在三四線小城市的診所做一名醫生,或者在美容院做顧問等等,在求職過程中一件了很多想不到的事情,那么醫學生畢業后如果不當醫生,都能做什么呢?
本科學歷在醫學領域里基本是最低學歷,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專業,學生即使已經讀到博士,也需要繼續深造學習,所以說本科生如果想在醫學領域里發展,建議學生們準備考研,去知名學校就讀。
本科畢業后如果不想升學,可以到各級疾病預防與控制機構工作,或者是去鄉鎮的醫療機構,做宣傳等相關工作,從底層做起,畢竟醫生不是那么好當的。
可以在藥店做相關的顧問,或者是醫學器械的銷售工作。如今科技非常發達,衍生出了很多器械售賣的行業,還有現在科技為人們提供便利,能在網上直接進行咨詢,如果醫學生以專業的身份進入這樣的行業,會非常的有優勢。
很多醫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感到非常卡迷茫,覺得自己這個專業除了當醫生就一無是處,其實并不是這樣。每年有 80萬醫學畢業生上海市二本院校,最后只有2.2萬人成為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