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01 16:04:57作者:佚名
眼下正是中學生們最盼望的暑假時光,對大部分高中生而言,暑假不僅意味著輔導班和作業,也意味著跟好友們結伴旅游,與同學們歡樂聚會,當然還有父母們無微不至的后勤服務。但對黃島區第二中學高一級部的陳薇而言,她做作業的地點常常在父親的臥室里,每隔一段時間,16歲的陳薇都要從題海中微微分神,看一下床上休養的父親,在爸爸喘不過氣時拍拍背,在媽媽忙碌時幫著端茶遞水。從2012年父親被確診肺癌的那天起,這個從小嬌生慣養的女孩,無憂無慮的生活就徹底結束了,3年的時間里,她和父母一起抗擊著病魔對這個小家的一次次侵襲,也無數次站在父親身后,用自己的力量給爸爸支持。
爸爸生重病 女兒一夜長大
2012年,陳薇的父親檢查出了肺癌晚期,這個噩耗如晴天霹靂炸在這個普通的三口之家。 “她爸身體一直挺好的隔三天做一件家務用英文怎么說,沒出什么問題。一開始有些不舒服,不是很嚴重,我們也沒有太在意。 ”在陳薇媽媽的記憶里,原來自己和丈夫上班,女兒安心上學,一家三口小日子過得舒舒服服,跟所有的獨生子女一樣,陳薇也是在父母的寵愛嬌慣下長大的。丈夫出現不舒服后,不放心的她和丈夫去大醫院做了一次徹底檢查,檢查結果卻讓一家人的天都塌了。 “去我們當地醫院做了幾次檢查,也沒有查出來,后來醫生建議我們去大醫院看看,CT片子一出來隔三天做一件家務用英文怎么說,醫生診斷就是肺癌晚期。 ”
得知這個消息后,陳薇以超乎自己年齡的冷靜接受了這個事實,當時還在上初中的她,甚至懂事地勸說父親去大醫院再做詳細的檢查。陳薇的爸爸因為一時接受不了這突然惡化的病情,情緒低落,一度想要放棄治療,就以陳薇年紀小沒人照看為由,拒絕去別的醫院診斷。為了讓爸爸及時地診斷病情,陳薇對爸爸說:“爸爸,給我三天時間,這三天我會向你證明我能照顧好自己的。 ”讓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從小慣大的女兒,真的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學會了做飯、洗衣服、收拾家,她煎的雞蛋又嫩又滑,切的土豆絲又細又勻,買的菜還葷素搭配……看著似乎一夜長大的女兒,爸爸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了,咬著牙,把女兒一個人放在家里,和陳薇的母親去北京的醫院做了確診,并坦然接受了病情。
爸媽做化療 獨自一人守家
“確診之后,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要跟她爸爸去青大附院做化療,一次化療光打針就得打7天,還得加上準備時間,前前后后得十幾天。 ”陳薇媽媽介紹說,女兒從小到大從沒離開過自己身邊,丈夫生病之后,為了做化療,得隔一段時間從青西新區到市南區住院,把女兒孤單單地留在家里,成了她和丈夫最掛心的事情。 “她是個小姑娘,又不是個男孩子,我們就格外擔心,本來我說讓她姥姥來陪著她,孩子心疼老人從鄉下過來還要坐車太勞累,堅持說自己一個人就可以。 ”爸爸媽媽不在家的第一天晚上,自己在家的陳薇因為太害怕,直到凌晨兩點都不敢睡覺,但即使如此,陳薇仍然每次都跟媽媽報平安。
父親在住院期間母親要陪床,小小年紀的陳薇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在家照料自己的飲食起居,各樣都做得頭頭是道。周末的時候,陳薇還會做好清淡的飯菜,煮上軟軟的稀粥送到醫院去看望父親。從青西新區到市南區青大附院本部,來來回回要轉多趟車,很多大人都不一定自己能去的地方,陳薇硬是坐公交車安全到達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