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選段: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釋義:
只有遠離故里外出做" />
更新時間:2022-04-17 06:26:22作者:admin2
1、唐代: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原文選段: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釋義:
只有遠離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別敏感自然物候轉化更新。海上云霞燦爛旭日即將東升,江南梅紅柳綠江北卻才回春。和暖的春氣催促著黃鶯歌唱,晴朗的陽光下綠萍顏色轉深。忽然聽到你歌吟古樸的曲調,勾起歸思情懷令人落淚沾襟。
2、唐代:韓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原文選段: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釋義:
淡淡的陰云薄霧傍晚自行散開,萬里青天白日朗朗映照著樓臺。曲江上春水彌漫兩岸繁花千樹,你有啥事那么忙啊一直不肯來?
3、唐代:皎然《山居示靈澈上人》
原文選段: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蕪看茗歸。
乍削柳枝聊代札,時窺云影學裁衣。
身閑始覺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誰似我,松聲草色共無機。
釋義:
春日里山間暖山路晴明,茶新發革新長踏青而歸。一無意中削柳枝以此代札,偶然間見云影照此裁衣。身閑處始覺得去名為是,心悟了方知道苦行為非。禪寂中外物眾有難似我,松樹聲春草色都無心機。
4、宋代:蘇軾《和子由踏青》
原文選段:
東風陌上驚微塵,游人初樂歲華新。
人閑正好路旁飲,麥短未怕游車輪。
城中居人厭城郭,喧闐曉出空四鄰。
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
釋義:
東風微拂的田間小路上驚起了微塵,游人們開始來到野外感受春天的喜悅與溫馨。人們難得清閑,正好停車在路旁小飲,麥苗短而柔韌,不怕那輾軋過來的車輪。城里人厭倦了高高的城墻,向往著郊外的景致,許多人家一大早就爬起來,鬧騰騰地涌出城來踏青。鼓樂聲驚醒了冬眠的山嶺,草木在歡歌笑語中搖動。野餐用的簞瓢遍野都是,前來撿食的烏鳶像馴養熟了一樣全不避人。
5、宋代: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原文選段:?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釋義:
在南郊的園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風中,時時聽到馬的嘶鳴。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樣大小,細嫩的柳葉,像眉毛一般秀靈。春日漸長,蝴蝶飛得多么輕盈。花上露珠晶瑩,春草茂密如煙,這戶人家已放下窗簾。她蕩罷秋千格外疲倦,輕解羅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雙燕。
春季古人踏青的詩句:
1、《絕句》
唐·杜甫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2、《相和歌辭 大堤行》
唐·孟浩然
大堤行樂處,車馬相馳突。
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孫挾珠彈,游女矜羅襪。
攜手今莫同,江花為誰發。
3、《春郊醉中贈章八元》
唐·熊孺登
三月踏青能幾日,百回添酒莫辭頻。
看君到臥楊花里,始覺春光為醉人。
4、《游城東示深之德逢》
宋·王安石
欲牽淮舸共尋源,且踏青青繞杏園。
憶我舊時光宅路,依然桑柳映花繁。
5、游瀍上劉氏園
宋·司馬光
日暖孤臺迥,露濃幽徑微。
茅齋舉白飲,沙溆踏青歸。
照水清滿眼,穿林香濕衣。
莫言春尚淺,已有杏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