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0 06:20:41作者:admin2
謝邀!二本院校的學生,考研想要考到985高校,有可能實現嗎?教育觀察號為你解答!首先,985、211、雙一流高校并不是高不可攀,理性的選擇更為重要,這里既指理性評估自身能力,也指要理性選擇合適的專業和院校,不一定非要盯著985不放。其次,考生也不要因為自己在二本院校就妄自菲薄,每年也都有優秀的學生保送或考到985名校,甚至是清華北大。
但是,從可能實現到真的實現考上985高校之間,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澄清,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所以觀察號還要和大家討論一下,如何才能順利實現自己的考研目標,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到同學們,也請同行批評指正,幫助更多的同學實現夢想。
一、考上985高校的難度1. 報考人數增加985高校共39所,其中34所高校為自主劃線高校,不管是否為自主劃線高校,985高校都是高校中的翹楚,自然受關注程度相比其它高校要高一些。一方面,從全國研究生報名人數來說,2019年290萬的考生再創報名人數新高,增幅達21%,報錄比也升至4:1,難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我們從部分985高校的公布的數據來看,985高校熱度居高不下,南京大學2019年研究生計劃招生5400人左右,報名人數高達27000人,增幅37%,廈門大學計劃招生5000人左右,報名人數也高達26760人,增幅達12%,還有南開大學報名人數為19155人,增幅25.8%,西安交大18492人,增幅超40%,像西北農林科技、中央民大、中國農大等報名人數都在大幅增加。
2. 推免比例升高我們知道,因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政策,實際上研究生招生人數總體是在增加的,但是擴招對于普通考生來說,壓力有增無減,影響最大的就是推免生比例的提高,像985這種知名高校,其本身的推免比例就占據了一部分招生名額,在上面的數據中,廈門大學招生計劃雖然是5000人左右,但推免生就有1400多人,所以實際留給統考的人數也就是實際名額的70%左右。而像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接收推免生的比例達到了50%。
此外,在推免生中普通高校的學生占比越來越低,而來自“雙一流”高校的推免生比例有的高校甚至達到了90%左右,比如2019年北大接收的推免生來自“雙一流”高校的比例為94.8%,中山大學為91%,華南理工為87.2%,所以普通高校考生即便獲得了為數不過的推免名額,但是想進入名校仍然面臨著重重阻力,如果推免無望,參加統考時,還要面臨著報考院校考生的競爭,而本校考生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無疑增加了統考生的考試難度。
二、如何看待報考985高校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如果能通過夏令營或者9月份推免獲得免統考進入985高校的機會,那么無疑是最理想的情況,如果只能參加統考,觀察號有以下建議:
1. 理性選擇高校學校和專業方面:雖然都為985高校,但高校之間也有比較明顯區別,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其競爭的激烈程度也不同,像清華北大等自然是985中的頂尖高校,難度較大,而像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等高校相對來說要容易。在專業方面,985高校中相對冷門的專業面對的競爭壓力也會小一些。
自身能力方面:在選擇專業時首先要對自己進行評估,結合自己的學業成績及綜合能力來選擇合適的高校,頂尖高校優勢專業必然面對激烈的競爭,所以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報考院校的歷年招錄情況,綜合考慮后再理性選擇合適的專業及高校。
2. 理性看待壓力既然想考入985高校,必然會面對殘酷的競爭,雖然有些高校報名人數高達2萬人,報錄比高達5:1甚至更高,但就考生自身而言,同學們面對的競爭對手也僅是報考同專業的考生幾十人或幾百人,而總的報考人數有時并不能反映出專業的競爭情況。
每年考上985的也不都是名校畢業生,本科雙非的考生也比比皆是,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是二本出身就不敢嘗試,選擇的正確性,努力的程度、學習的效率都是決定你是否能夠成功考入985高校的關鍵因素。
寫在最后:觀察號還要給大家一些忠告,985名校固然吸引人,但我們要在自身能力與學校層次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結合自身實力來選擇,找到屬于自己的最佳方案。我是教育觀察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批評指正。
您的關注與點贊,是觀察號最大的收獲和感動,也是觀察號進步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