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是1951年的兔,我是虛歲8歲上學,到63年,我小學6年第三冊書沒念完我父親在生產隊修橋時腿被大石板砸斷了腿,我也就沒法上學了。在家勞動了一年,又去讀六年級" />
更新時間:2022-04-25 04:50:23作者:admin2
我也湊個熱鬧吧
我本人是1951年的兔,我是虛歲8歲上學,到63年,我小學6年第三冊書沒念完我父親在生產隊修橋時腿被大石板砸斷了腿,我也就沒法上學了。在家勞動了一年,又去讀六年級第四珊書。雖然說我的底子好,但是一年沒學習,成績還是有點差,老師怕我考不上初中,就讓我從五年級第二冊書開始讀。六六年六年級小學畢業。結果考上了初中,并沒有上,困為開始文化大革命了,所以我也就是小學文化。為什么說6年級第3冊書呢?因為我們那個年代,小學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兩個階段,初級階段就是1一4年級,每個學年兩冊書。到了五年開始,課本稱為高級小學第一冊,到了六年級下學期就是高級小學第四冊。六年級小學畢業稱為完小畢業,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小學畢業。
要說那個年代小學畢業相當于現在的什么學歷,我認為還是小學學歷。只不過那千年代出來的小學生,絕大部分人字寫的比較好,數學方面(那時稱算術)比較好,很多人毛筆字寫的也非常棒。很多的小學生文化水平當了生產隊會計,生產大隊大隊會計,有的還當了會計網長。直到80一90年的時侯,很多高中生做不了的事情,小學生文化的人能辦的了。比如會計方面,農村辦的黑板報,墻面上的大字宣傳標語等。象7O年一80年農村的實驗田也是由當時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在做,科學種田一點也不比高中生差,有些人比高中生還強做的更好。
我就是其中的之一,8O年任大隊會計,之后任片區會計網長,其它幾個村的大隊會計都是高中生,但是每到年終報表時,我就費勁了,因為不管怎么指導,他們就是搞不好,無法匯總上報,只有教會他們才能完成任務。
現在自從有智能手機,電腦類這些高科技產品,那個年代的小學文化就顯得不行了,打字不會,有的人拼音不會,智能手機不會用,更別說現在這些社交軟件了。不過是通過不斷學習,還是有很多7O左右的老年人,還是會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對于一些社交軟件還是用的比較順手。這就是我個人經歷和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