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27 15:36:19作者:佚名
因此,家長在幫助孩子進行高考報考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幫助孩子調研他自 己的興趣所在,切不可從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提煉所謂的“興趣”,這樣的判斷是 很容易有失偏頗的。 選專業不要倉促上陣 【案例】小范的媽媽從高一開始就給他請家教,功夫不負有心人,小范高考 時分數超過重點本科線30多分。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全家人都不知道他該 報考哪所學校,哪個專業,之前一直以為只要高考分數高高考志愿填報真實案例:未雨綢繆幫學生實現夢想,肯定能上一個好學校, 但是當拿到“志愿征集表”的時候,才發現,事情不是這個樣子的!無奈之下, 小范去問高中的班主任,去問在上大學的鄰居,去問已經工作的親戚??但是大 家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最終,小范翻開報考指南,選擇了幾個名字比較好,印 象比較好的學校,然后去網站查了查,感覺還行,于是就報了這幾所院校,然后 又胡亂填了幾個專業,包括建筑工程、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幾個專業。 【解析】每年留給考生填報志愿的時間往往只有短短幾天,由于考生和家長 對填報志愿的情況了解不夠全面和深入,所以在填寫志愿時往往帶有很大的隨意 性和盲目性,最終的結果也常常不能令人滿意。報與考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說 “報”比“考”更為重要——考得如何,決定你讀什么樣的大學;報得如何,決 定你今后干什么,臨陣磨槍不行,應該學會有備無患,未雨綢繆。家長應早做準 備,投資孩子的未來,可以通過網絡查詢、實地考察、向目標學校的學生咨詢, 向相關行業的人士咨詢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目標專業和孩子本身的特質是否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