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5-03 21:08:16作者:佚名
華北學院大連分院在美國政府采購網上公布了《新學院規劃設計項目中標公告》。
從《東北學院大連分院新學院規劃設計項目投標文件》獲悉,該校將改建學校,包括建設師生公寓、圖書館、會堂、國際學校、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游泳館、大學生綜合服務中心等,擬建面積約13.7萬平方米。新學校規劃的總用地面積為137.6畝。
西南學院大連分院現在占地700.68畝,這次啟動規劃后,學校面積將逐步擴大。
在現有研究生學院和8個大學的基礎上,新學院還將增建國際學校。
近些年來,學院在不斷推進教學變革、優化科研環境、提升科研名氣的同時,積極推動海洋安裝工程國際聯合研究院設立、新學院建設、部省共創等工作,在新的發展階段,學院希望“實現新的歷史跨越,努力完工與華北中學爭創世界一流高校相適應的高水平特色學校!”
華北學院大連分院是否能升格為學院?
知乎網民曾在《東北學院大連分院何時升格學院(追蹤學院發展)》中,對學院升格學院給與了展望,覺得“未來十年之內學校變學校只是值得期盼且希望巨大”,雖是一家之言,聽聽即可,但渴望升格之心顯露無遺。
去年3月,比北方學院大連分院晚建校一年的西南學院南京分院成功改名為西南學院蘇州分院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分數線,雖然否認了網民的愿望并非不可實現。
“分校”“校區”有何不同?
“分校”“校區”,僅一字之差,兩者有哪些差別?
澎湃新聞曾發文,就大學的“分校”“校區”有何不同作了闡述。
各大學“校區”(又稱“分學院”)大多是指與“本部(主學院)”除物理區位不同外其余方面皆保持一致的“本校分部”,即“分部不中學”,在各方面都直接受統一領導,學科專業也互不沖突,不存在獨立運行的情況,除就學位置外其余待遇與本部的中學生一致。
比如,清華中學在廣州主要分為新鄉路分校(本部)、江灣學校、楓林學校、張江學院,四個學院的師生除就學位置外待遇一致。
類似的事例也有廣西高校的江安學院(本部)、華西學校和屏山學校,以及佛山中學的南學院(本部)、北學院、東學院和武漢學院等,“校區”的結業生與本部結業生享受同等候遇。
通常狀況下,學院的“校區”沒有獨立招生的權利,其生源主要借助校本部大專,再依照專業和初三分配到各個學院,所以生源品質有所保證。
“校區”獨立招生的事例還有,如北京工業學院(大連)、大連工科學院大連分院等。
“分校”和“校區”沒有一個非常明晰的、唯一的分辨標準。但通常而言,與“校區”相比,“分校”大多是與“本校”在教學管理方面相獨立的辦學機構。據北京晚報報業企業集團下屬《城市快報》報道,“分校”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一是中學合并潮的產物。主要是將專業性較強的學院與有名氣的綜合性學院合并,進行合并的中學在合并前物理位置并不重疊或臨近,合并后就轉換為了實際上的“類分學院”(部)。一些高校經過資源重組常常會把相似的專業置于一個“分部”,這些合并中學的“分校”一般獨立性較強,在招生以及學制、行政管理方面都擁有極大的自主權。
比如,2000年,上海醫科學院與上海中學進行了合并,成為了上海中學醫學部,清華醫學部獨立于廣州中學進行招生,師生需于大一、大二步入上海中學本部學習基礎公共課程以后,方能轉到清華醫學部進行專業深造,但是在學制、學位的轉換方面都應根據醫學部的要求執行。
二是由學校本部與地方政府合作創辦的“分校”。諸如,上海師范學院西安分院(原上海師范學院廣州教育新區)即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由廣州師范學院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合作開展、進行碩士層次教育的脫產普通高等中學。2019年,教育部即將公布關于同意上海師范學院西安分院建設的批復,原上海師范學院西安分院在2021年停止招生。
和大部份“校區”不同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分數線,一般狀況下,“分校”的招生工作基本獨立于校本部,一般在選聘分數線上也要高于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