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3 22:23:57作者:網絡
黑龍江作為行政區域名稱始于清代,而之前的漫長歲月里,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東胡(山戎)、濊貊、肅慎(息慎)等民族先民已經與中原民族產生了廣泛交流,相互影響,創造出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早在帝舜時代,即有“息慎氏來朝,貢弓矢”的記載,周景王時宣布“肅慎,吾北土也”。
隋唐時期,黑龍江地區在河北道的統轄之下,先后設立了渤海、黑水、室韋3個都督府。武周時,居住在今牡丹江流域的粟末靺鞨部酋長大祚榮,逐漸征服周邊靺鞨各部,于698年創立“震國”,并于713年改稱“渤海國”。
“渤海國”創造了燦爛的渤海文明,其管轄范圍最盛時“方五千里”,南至今朝鮮的龍興江,東至日本海,西抵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北達今黑龍江。境內仿行唐朝的府州縣行政制度,設有五京、15府、62州、100余縣。
1862年(同治元年)開始,黑龍江將軍轄區內取消副都統,相繼設立道、府、廳、州、縣等地方行政建置。
擴展資料:
截至2015年底,黑龍江省共發現各類礦產135種(含亞礦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84種(含亞礦種、下同),占全國2013年度已查明229種礦產(含亞礦種)資源儲量的36.68%。在84種礦產中,除石油、天然氣、地熱、鈾礦、地下水、礦泉水外,其它78種礦產的資源儲量均按《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標準編入《截至二O一四年底黑龍江省礦產資源儲量表》中。
已查明資源儲量的84種礦產按工業用途分為9大類,其中能源礦產6種;黑色金屬礦產3種;有色金屬礦產11種;貴金屬礦產6種;稀有、稀散元素礦產8種;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7種;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7種;建材和其它非金屬礦產34種;水氣礦產2種。已發現尚無查明資源儲量的各類礦產51種。
參考資料: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最古老的名稱是“黑水”,因其黑色的河水在彎曲的河床中奔流,矯若游龍,故名“黑龍江”。這個江名始于唐代。鄂倫春族民間故事說,到了唐朝,中原曾有人到黑龍江去,發現江水是烏黑色的,以為這兒住著烏龍王,于是稱它為烏龍,改稱黑龍江。
擴展資料:
黑龍江有南北兩源,以南源額爾古納河為河源,全長4440公里,在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峽。黑龍江總長度,自海拉爾河源起4440公里(一說4370公里 ),以克魯倫河為源頭計算約5498公里 ,中俄界河長3000公里,俄羅斯境內長1400多公里,流域面積185.6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流域面積89.1萬平方公里。?
干流(自漠河縣西北部的洛古河村石勒喀河河口起)全長2821公里。是中國四大河流(包括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