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15 09:00:11作者:admin2
??關于新高考的選擇,我在悟空問答里已經對于幾種組合的優勢和不足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然后進行查看。我是“贏在高三”,長期致力于高中教育和教學研究,很高興能夠給你提供幫助!對于新高考的選課,我想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最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最正確的! 那么怎樣知道什么樣的組合最適合你?把握三個原則: 1、你能學好的: 對于多數學生來說,能上一個好大學比選一個好專業更重要,所以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多數學生選擇了現實,這在山東省第一批選課的數據中就能看出來:雖然政史地組合是最不被大家看好的組合,因為這個組合的專業會嚴重受限,大約有一半的專業無法選擇,但是在實際選課數據中,政史地組合卻是選擇人數最多的組合,全省有接近9萬人選擇,占比16。
??70%。有些組合,雖然選擇面很廣,但是不是你擅長的學科,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度”的背景下,你就會成為別人的“炮灰”。 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要區分你能學好的學科,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 (1)絕對好的學科要必選:比如高一階段,每次物理你都能考班級前幾名,考到90分以上甚至100分,自己完全有能力學好,這學科一定要選,因為它能給你帶來高分。
?? (2)相對好的學科要慎選:有些你所謂的好,其實是相對的。比如你的化學考了75分,歷史考了70分,并不意味著你的化學比歷史學的好,這個時候要考慮自己學這科的投入和難易程度,比如我每天課余用30分鐘學化學而用10分鐘學歷史,這會影響成績;更重要的是要看考卷的難易程度,也許歷史的排名比化學還要高,這個時候,選擇歷史可能比選擇化學更有利。
?? 再就是要考慮學校的層次。比如你所在的中學是普通高中,你物理考了70分,全校成績排名前10,但是你不知道,在一些重點中學,同樣的試卷,多數同學的物理可能都會考80分以上,那么這個時候,你選擇物理也是不明智的。另外還有考慮學校的優勢學科和劣勢學科。
??因為每個學校老師的師資力量是不平衡的,即便是重點中學,也有師資較差的學科,那么選課時,還要考慮本校的優勢學科,比如我們學校生物老師非常厲害,帶的成績很突出,那么可以考慮在組合里面加上生物。 2、你將來想學的: 這涉及你大學的專業和以后的職業,每一界選課之前,招生考試院都會提前公布相關大學的選課要求,所以也要認真查看。
??比如我想要當醫生,那么我至少要在理化生中選擇一科才有可能實現,而選擇了政史地,就和醫學專業無緣了。另外,同樣一個專業,不同大學的培養目標不一樣,所以要求就可能不一樣。比如同樣是臨床醫學專業,有的學校可能需要化學和生物必須都選,而有的學校可能要求二者選擇其中一個就可以報考。
?? 3、高考競爭小的: 因為涉及到“等級賦分”,所以你的實際卷面考試得分將不再是你高考最后的得分,你需要和其他選擇你這一科的同學競爭,然后根據檔次進行賦分。 這樣的話,“基數越小,越不容易賦高分”!比如按照山東的方案,選擇物理的有10000人,那么前3%的同學是300人,可以賦分91到100分;而如果選擇地理的是100000人,那么前3%的同學是3000人,可以賦分91到100分,這樣的話選擇地理得高分的幾率就比物理高很多。
??同樣的,假如在理化生和理化史組合里進行選擇,如果學習歷史沒有明顯的優勢,就盡量選擇理化生組合,因為選擇生物的學生一般比選擇歷史的學生多,生物賦高分的可能性就要大一些,這樣的話理化生組合的成績就可能比理化史組合的高。當然,每個學生的特點不一樣,所以選擇的組合就不一樣,這也是新高考的目的之一,適合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需要,所以這些指導只是總體上的原則,比如你的政治學科學的很好,很有優勢,就完全可以選擇政治學科的組合,而不用擔心這個學科的人數少的問題。
?? 還是那句話,根據各種因素,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組合,就是最正確的選擇!我是“贏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學和教育,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我將會對各種組合進行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
下個答案:
首先,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如果不喜歡物理,何必強求?但是初中階段的孩子大多數不知道或者沒有目標,這時候可以根據平時的成績做下判斷:如果物理或者化學,中考成績還過得去,那就一定要選物理或者化學期中之一。畢竟,高考時選擇的專業會更多。另外,我建議從歷史或者地理中選擇一個學習。
下個答案:
不要有博弈的心里,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選有興趣的、喜歡學的、擅長的學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的選擇努力。將來做喜歡的工作,這樣工作才是快樂的,才可能有創新和創造。物理在這6科中最難,選考的人最少;選地理、歷史的很多;但理工科招生計劃是文史類招生計劃的約4倍,將來文科競爭將非常激烈。
??下個答案:
應該是高考選考科目“6選3”。怎么選?這個這樣說,那個那樣說,說得人暈頭轉向,弄得一般的家長反而更焦慮了。還是簡化說明、通俗易懂為好。作為一般的學生家長,我們只要記住這幾個原則就行了。其一,大學招生的專業要求原則。你首先要看各大學招生的條件,知道什么專業需要什么學科,不然就是“盲人騎瞎馬”。
??下面給大家提供6門學科一般情況下對應的專業。【化學】核工程類、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化工與制藥類、生命科學類、應用化學類、地質學類、林業工程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醫學技術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物理】理論與應用力學、地球物理學、海洋科學類、信息與電子科學類、熱能與動力工程、應用物理學、材料科學類、工程力學、機械類、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技術、航空航天類與武器類【生物】生物工程類、生物科學類、環境科學類、醫學類、森林資源類、草葉科學類、植物生產類、動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水產類【歷史】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研究、民族學、政治學、歷史學、地理學、漢語言文學、文物保護【政治】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哲學類、法學類、經濟學類、公共管理類、工商管理類、歷史學類、政治學類、教育學類、社會學類【地理】氣象類、地理測繪類、城市規劃類、旅游類、地質勘探類、酒店管理類、資源管理類、地理教育類、水利水電類每所大學對每個專業的學科要求可能會不一樣,在選科前會提供給考生的,不必著急。
??其二,考生的愛好與職業取向原則。這牽扯到孩子上大學之后的學習動力問題,必須考慮好。其三,考生自己的學習能力原則。如果某個專業學起來很吃力,學習成績占不到優勢,那你最好不要選。但有一種情況可以例外,比如你想上的專業必須考物理,而你的物理能力占不到優勢,而你除了物理之外的其它學科很有優勢,可以彌補物理帶來的虧空,其實也是可以選的。
??以上三原則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