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2 17:48:39作者:admin2
談點個人看法,謹供參考。首先,總的來說,我覺得公考是對一個人在知識積累和思維能力的基本面的考察,所以,決定公考成敗的基礎有二,一是“天賦”,二是“積累”。以行測為例,整個行測考試涉及到數字推理、數學運算、邏輯推理、圖形推理、文字(閱讀理解、言語表達)、常識(有部分省區會單設一科公共基礎知識)、資料分析等部分,這里可以看出公考行測考試的兩個特點:一是試題難度并不算大,基本停留在高中水平以下;二是考試內容極其繁雜。所以,某種天賦(如對應邏輯分析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以往的知識積累(公共基礎知識)是助力公考的基石。但這并不代表努力的、有針對性的備考就沒有用處。首先,解題終歸是有一定技巧的,如果不是智商過人,可以考慮參加公考培訓機構,這樣的培訓未必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一些業已總結出的程式性解題技巧的確是很好用,遇到類似題型只要簡單代入條件就能得到答案。另外,題海戰術也是一個可取之法,前面說了,公考題的難度通常不大,所以,針對這個特點,采取重復勞動提高熟練度是很有效的辦法。至于申論,不考慮自身的寫作天賦和文字水平,考生要做是多讀,多寫。多讀政論性文章,人民網、新華網、半月談都是不錯的選擇。參加公考的大多是學生或者之前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對政務、公務行文一般不是很了解,所以,多讀了解語境、進入語境的必由之路。多寫的道理與行測備考中的題海戰術是一樣的,讀十篇申論范文不如自己寫一篇,只有寫,才能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兒,不足在哪兒,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加以改正和提高。下面談談臨場經驗吧。還是先講行測。行測難度不高,但題量非常大,所以速度是關鍵。在考試沒有開始但卷子已經發下來的時候,可以先看第一部分題,數字推理,基本上會有那么一兩道白給的題你用肉眼心算就可以得出答案的。答題過程中,我個人傾向于不按順序答題,而是先答自己最擅長的部分,然后次之、再次之,但資料分析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先答完,因為行測各部分雖然沒有明確的分值,但根據個人經驗,資料分析題的分值應該是比較重的;第二就是答題時要答一部分題,涂一部分卡,不要把題全都做完再涂卡,如果時間不夠就悲催了;第三是每道題的答題時間盡量保持在一分鐘以內,如果這個時間得不出答案,就越過,其實我更傾向于直接蒙一個答案,因為一般來講很難有時間讓你回頭再細琢磨;第四,遇到自己不擅長的、發懵的部分,千萬不要慌,因為在行測的海量題中,你發懵的那部分根本不算什么,以我個人來講,數學白癡,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基本不會,但這兩部分題量很小,分值應該也不大,而我自己擅長的文字部分題量遠超數學部分,總之,就是集中優勢搶分,該舍就舍,該蒙就蒙,不要妄圖搞全面、搞平均。申論考試中,最重要的是讀透材料。即使材料是你不熟悉的領域也不要發慌,歸結成兩個簡單的問題,一,材料說了什么,二,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其實這也是申論的基本考點。如果你不是文字天賦極高或對政府行文特別熟悉的話,在讀完材料后,盡量選擇一個主流一些的論點和保守一些的寫作方式,這樣的選擇不會出彩,不會有高分,但可以保證不失分。再者就是牢記政治理論標準表述,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神馬的你懂的,并盡量往上靠。對于申論考試,網上還有一些黃金八條神馬的,我個人雖不推薦,但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總之還是那句話,申論考試的過程,就是看人家說了什么,你又想說什么,然后把你想說 的,清楚、明白、有條理的說出來。以上是一點個人經驗,希望有所幫助,如果志在公考,又不是很熟悉的話,建議報一個公考培訓班,為免廣告嫌疑就不推薦具體哪一家了,這些機構的人都是成年到輩研究這點兒東西的,怎么說也會有一些有用的技巧和經驗,效果未必有廣告里說的那么流逼,但應該還是有幫助的。還有我所說的東西也只是針對像我自己一樣智商普通天賦平平的人,不排除在某些大神眼中公考就是個兒戲。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