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總校下面有三所分校更突出一些:人大附雙安分校,簡稱人分;人大附朝陽分校,人" />
更新時間:2022-06-27 02:40:25作者:admin2
北京有很多知名中學在開分校,有的分校質量還是不錯的。這里邊人大附和十一學校的分校還可以。
人大附總校下面有三所分校更突出一些:人大附雙安分校,簡稱人分;人大附朝陽分校,人朝分(人分模式的朝陽版本,參與人大附本校年級排名,學生偏出國路線;人大附還有朝陽學校是公立學校,生源選擇性沒那么強)。人大附翠微,簡稱人翠。特別是人分,常年海淀區中考前幾名的成績,老師非常負責。對比分校,人大附中本校稱作人本。人大附總校會派副校長級別的到重要的分校任校長。以上這幾所人大附的分校校長都是總校校長的親信擔任。所以有時候會形成一種格局:分校校長與人大附本校校長相互競爭的局面。去年人大附中本校的行政變動也與此有關。校際競爭和學生生源信息共享,讓人大附幾所主要分校能發現更多好學生苗子,從而發展更好。另外幾所標桿分校發展得好,有利于其他外圍分校拓展知名度,提升價值。
十一學校也是類似。十一亦莊、十一龍樾乃至今年出名的十一晉元,也是十一諸多分校的標桿校,快有人大附系列的雛形。
判斷名校分校質量好壞 可以從分校每年能有多少名額去本校游學判斷出來。大多數分校和總校關系一般、學生質量也不夠,自然沒有名額。
外圍分校,有委托管理和品牌合作等方式。委托管理是總校派人管分校,也會帶些骨干來執行,類似餐飲連鎖的直營新店。品牌合作則多見于地產商新盤附近,當地教委引入品牌利于區域升值。同時,也有利益互換的便利。引入外區的分校都是兩地教委來談合作的。比如郊區A引進某名校分校,同時劃撥郊區的一片土地給名校所在區B的其他學校修建國際部,這樣對拓展了名校品牌知名度和覆蓋面、還解決了城里B區的學校修建國際部遇到的校舍問題(城里沒地方了),更提升了郊區A對人才的吸引力(參考亦莊開發區的幾所學校,挨著京東和奔馳建,解決后顧之憂)、土地價值,拉動經濟。
還有一種情況是原有學校加入名校的集團校,這樣原有學校學生可以去集團校總校游學。比如成績很一般的北京一中,加入了東城區較出色的五中教育集團。有一中的尖子同學就可以去五中上課。去年北京一中唯一考入北京大學的同學就是如此。高考成績算一中的、學科競賽成績算五中的。一中有了教學成績,五中多了一名競賽選手,雙方都得到了益處。
總之,現在辦分校是趨勢,資源在逐步共享,其實有利于教育均衡。
我應聘過人大附某分校,對此比較了解。
分校和本部有本質不同:
1、整體師資不同。本部為了支援分校建設。會臨時委派幾個領導和骨干老師去管理和任教,但是大部分老師都是分校原班人馬或者分校自己招聘,和本部師資比不了。
2、學生生源不同。分校的生源一般會比較差,雖然會承諾分校學生,有機會到本部參觀甚至學習,但是整體生源比較差,很難吸引到優質生源。
3、學校資源不同。本部如人大附資源豐富,各種社團、競賽、講座、游學,但是分校就遠遠比不了了。
以上原因導致分校教學質量與本部有本質不同,雖然招生時打著“老師和本部一起教研、備課”等旗號,但是根本上還是不同于本部的。
如果覺得有道理,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