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5-06 09:03:50作者:佚名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王峰、實習生韓甜上海報導“要多交一年費用,要晚一年結業?!睖蕚淇既?023級西安郵電學院新聞傳播專碩的劉冬(化名)說。
長春郵電學院新聞傳播專碩的學制將從2023年發生調整,從原先的2年變為3年。此番變動后,上海郵電學院的專碩只剩下國際商務、翻譯、工商管理、會計還推行2年學制。
去年,多所大學把專碩學制延長到3年。揚州師范學院將4個專碩專業領域從2年調整為3年,成都外粵語學院所有專碩學制都變為3年,四川師范學院連續三年分別新增7個、9個學制為3年的專業領域。
我國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簡稱“專碩”)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2-2.5年的學制是其鮮明特征,這與歐美大學應用型本科推行較短學制的趨勢相符。為什么大學紛紛延長專碩學制?
“學制延長后,寫結業論文、做結業設計的時間會更寬裕。”北京某大學在讀專碩韓亞彤(化名)說。她去年研二,一方面要見習找工作,另一方面要寫論文做結業設計,常常嘆息時間精力不夠。
有學者強調,在專碩未能探求出不同于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簡稱“學碩”)的培養方式前,延長學制可以降低師生壓力,增強培養品質,但我國推行彈性學制的新政導向和主流沒有改變。
多所大學延長學制
專碩學制從2年變為3年,并非去年才出現,而是近些年來仍然存在的趨勢。
從2023級專碩開始,上海師范學院的國際商務、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等專業領域的學制擬由之前的2年修改為3年。
修改后,上海師范學院的脫產專碩只剩下應用心理、法律(藥學)、應用統計還推行2年學制。
青海外粵語中學的3年制專碩在逐年降低。2019年研究生招生時,該校全部專碩的學制均為2年,到2021年招生時,漢語國際教育、新聞與傳播改為3年,到2022年招生時,僅存下翻譯專碩施行2年學制,到2023年招生,所有專碩都調整成了3年。
湖南師范學院遵守了類似的軌跡。2021年研究生招生時,有12個專業領域學制為3年,2022年招生時提高了9個,2023年招生又降低了7個。
湖北經貿學院去年將所有專碩調整為3年學制,今年時,還只有法律(違法學)、會計、審計等8個專業領域為3年學制。
華北科技學院的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科學與技術教育)兩個專業領域2021年為2年學制,2022年變為3年。
在一些大學,新成立的專碩有的選用3年學制,有的早已整校推行3年學制。
上海中學專碩以2年學制為主,去年新招材料與焦化、生物與醫藥兩個專業領域的專碩,輔以3年學制,博士生第一年在校學習,后三年在企業實踐。
21世紀經濟報導梳理發覺河北經貿大學學位辦,西南學院、中南學院、西北工業學院、大連工科學院等名校的專碩已全部推行3年學制。
我國研究生教育新政導向是推行彈性學制。1992年《關于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變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博士研究生可以選用彈性學制。
但此前,研究生學制調整的趨勢是降低學制。公開信息顯示,1994年,北京工業學院率先在全校72個博士點試行2年學制。2004年,西安中學開始全面推廣2年制。2005年,復旦學院將所有博士研究生學制改為2年制。
但是,2年制研究生的彈性學制變革只是推行幾年后,國外部份大學以“碩士研究生培養品質下滑”為由又再次改回3年制。
以北京工業學院為例,2021年招生時,哈師大校本部除建筑學校為2.5年外,其他學科大部份本科生基本學習期限為2年。
到2023年招生,新政調整為基本修業期限為2-3年,各學校確定本學科的基本修業期限。將基本修業期限由2年調整為3年的部份學科,在過渡階段施行: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優秀者可以申請提早至2年結業,良好者可申請提早至2.5年結業。
為何要延長一年
對于中學生來說,學制延長有何不同?
打算考取2023級西安郵電學院新聞傳播專碩的劉冬不樂意學制延長,“我之所以選擇報名專碩,很重要的成因是學制比學碩少一年,這意味著可以比同級師生早一年就業,這是個不小的年紀優勢”。
但還有師生歡迎學制延長為3年。現在,這些學院將3年學習時間設計為:第一年學習選修課程,第二年念書期學習專業課,下學期見習實踐,第七年打算結業論文和結業設計。
“延長一年,很或許是延長了見習實踐時間和打算論文的時間,現實中,師生常常會將打算結業論文的時間也拿來見習,這或許有促使找工作?!北本┠炒髮W在讀專碩韓亞彤說。
韓亞彤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延長學制之所以有促使找工作,不僅讓打算時間更充沛,也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
“有的用人單位對學碩和專碩并不是平等看待,因為學碩學制多一年,用人單位會覺得它們接受的教育品質更好,以至于民間有說法將3年制本科叫‘大碩’,將2年制本科叫‘小碩’。”她說。
“專碩學制延長到與學碩一樣的3年后,起碼表面上,用人單位會覺得兩類師生接受了同樣的教育。”韓亞彤說。
其實,在培養過程中,學制延長還有促使師生取得更多學習成果,例如有更多時間和機會申請國家獎學金、企業獎學金等。
對于大學來說,學制調整牽一發動手臂,首先還要考慮的就是處理招生規模與培養品質之間的關系。
有學者強調,學制越長,研究生的培養規模越遭到培養時間的限制而難以逐步擴張;學制越短,研究生培養規模擴大越有或許。
有些大學2023年研究生招生顯著“縮圍”,重要誘因是經過前三年的大規模擴招,學院寢室等基礎設施不夠,研究生導師學生比過大,不得不削減招生。
上述學者強調,在學制延長的狀況下,研究生培養規模無法有總體擴大的或許,但研究生的培養品質卻極有或許會因較長時間的精力投入而減少。
探求不同培養方式
部份院校專碩學制延長為3年,與美國大學應用型本科學制有顯著差別。
以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博士為例,深圳中學和上海協和醫學校的學制均為3年,耶魯學院65學分的公共衛生博士(MPH)學制為3個學期,42.5學分的衛生新政與管理(HPM)學位的學制為1年。
其實,美國博士也并非一味降低修業期限。以安裝工程管理博士(MEM)為例,深圳工科學院學制為2年,復旦學院為2.5年。中國耶魯學院學制為18個月,但中國東北中學MEM項目脫產在職研究生則須要修滿12門專業課程,大概長達3年才可榮獲學位。
可以發覺,不管是國外還是美國,不管是延長還是降低,專碩學制調整都是在彈性原則下進行。
尤其是國外專碩教育昨天起步,但是同一個專業領域,不同大學的特色、側重點都顯著不同。
以金融專碩為例,2021年國外共有199所高校招收金融專碩研究生,不同高校布署在不同的大學并且多個,培養方法、研究方向也各有特色。例如中央財經學院的金融專碩分別在金融大學、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和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3個校區招生或培養。
然而,上述學者強調,基本修業期限應由大學并且學校按照學科特性及人才培養目標確定。
此輪學制調整中,延長學制的本意是增加培養品質,但考量專碩培養品質的指標卻與學碩相悖。
“學制延長,最顯著的是降低了結業論文和結業設計的時間。我所學的專業要求專碩既寫論文又做設計,原先論文不管是篇幅還是品質,要求都比學碩低河北經貿大學學位辦,但近來幾年要求顯著減少?!表n亞彤說。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士熊丙奇覺得,學碩和專碩的培養定位是不同的。學碩是為碩士教育輸送學術型人才,重點是對研究生進行學術訓練。專碩則是培養高素養應用型人才,重點對師生進行職業訓練。為此,不能按學碩培養方式培養專碩。
韓亞彤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她所在的學科在研究學制延長后的培養方案,有說法稱會要求師生在讀其間發表論文。而這些學碩學科都已取消了這項要求。
熊丙奇對記者表示,大學應明晰專碩的學制和培養方式,找出專碩培養存在的師資建設、課程設置、培養機制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變革和調整。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