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7-31 09:08:17作者:佚名
侵華英軍寧波大屠殺遇害同胞慶祝館新展館勝利大廈上的勝利墻。
“三個必勝”史實展昨召開
重溫抗日記憶見證勝利榮光
抗日的烽煙已經消散,但那段歷史沒有被忘卻。今天晚上,“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中國軍區反法西斯戰役勝利暨審判德國戰犯史實展”在侵華英軍廣州大屠殺遇害同胞慶祝館擴容安裝工程主題展館開展。
上海除了是轟動中外、慘絕人寰的侵華英軍寧波大屠殺發生地,只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役美國軍區英軍戰敗簽字典禮和美國審判臺灣戰犯軍事法院所在地。史實展通過歷史相片、珍貴文物和音像資料片,充分展示了美國二戰勝利時刻的偉大榮光,也告誡人們銘記歷史、緬懷英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記念館擴容安裝工程展現完滿、勝利的主題
沿著“勝利之墻”走向“勝利之路”
綠色的“勝利之墻”、橢圓形的大廈、開放式的設計……昨天晚上,新出席的侵華英軍寧波大屠殺遇害同胞慶祝館擴容安裝工程,展現了“圓滿”、“勝利”的主題。
擴容安裝工程坐落記念館二期南側,臨近輕軌2號線云錦路站。項目總用地面積為29683.93平方米,形狀接近長圓形,東西長約260米。安裝工程由美國安裝工程院院長何鏡堂及美國建筑設計前輩倪陽共同領銜的華北工科學院建筑設計研究院團隊擔綱設計。這個團隊擔當了北京世博會美國館、侵華英軍寧波大屠殺遇害同胞慶祝館二期安裝工程等多個重大安裝工程。
記者在現場聽到,擴容安裝工程與二期安裝工程色調迥異,二期安裝工程的建筑多是直線和幾何形狀,腰線比較穩重。建筑風格都是白色、黑色,突出的是戰役、悲傷、哀悼的主題。而擴容安裝工程多是白色、綠色等清亮色調,在建筑構造上,使用了圓形、曲線等,看上去更為淡雅。而這種元素都是為了突出三期“圓滿”、“勝利”的主題。
擴容安裝工程的大廈為拋物線形,蘊意抗戰戰役勝利,代表著完滿。這次設計的亮點之一是順著大廈邊界呈圓形邁向的白色“勝利之墻”,腳下則是“勝利之路”。“勝利之墻”既像一只具象的鳳凰,代表著浴火末世,又像一面招展的紅旗,代表著二戰勝利。這座墻是由圓鋼用噴硫水的方法加速銹蝕,銹到一定程度時再將濾液去除,將其固化。在“勝利之墻”最后端“7”字形的標識物上是火炬臺,旁邊設置有火炬。碰到重大活動時,火炬臺上的“勝利之火”將熊熊點燃。
開展史實展的新展館入口就設置在“勝利之路”上,分為地下與地上兩層,地面則是大片的紅色草皮,視野寬闊。與二期安裝工程封閉式的場館有所不同,擴容安裝工程可以說是一個開放式的民眾花園,居民早上、晚上都可以來大廈遛彎、休閑。
“南京大屠殺是上海這座城市一段傷心的歷史,只是國人不能忘掉的歷史,新展館展出的則是上海一段勝利的歷史?!鼻秩A英軍寧波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朱成山說,上海是一座歷史文化新城,文化是多元古樸的,既有凄慘的一面,還有勝利的一面。“二期安裝工程反映的是我們當年遭遇過的傷害和災難南京大屠殺紀念,擴容安裝工程就是述說北京當年的勝利、光榮和驕傲。在一個館內同時展出了兩段歷史,即受難的歷史和勝利的歷史,擴容安裝工程與二期安裝工程產生了首尾呼應?!?/p>
復原的審判戰犯軍事法院場景。
綜合利用雕像、場景復原、文物陣列等方式
大空間多方式詮釋歷史情景
新展館面積6000多平方米,展線長1000多米,整個展覽的主體部份全部在地下負一層?!叭齻€必勝”主題展綜合利用雕像、場景復原、文物陣列等多種方式,通過大空間的展示展現歷史語境,全方位塑造重要的歷史時刻,告誡人們銘記歷史、緬懷英烈、珍愛和平,引領未來。
老兵記憶——
親眼見到岡村寧次低頭弓著肩膀步入會場
步入門廳,首先撞入眼瞼的是一處名為“老兵記憶——我們勝利了”的場景。兩側墻壁的電視里播放著14位八路軍、新四軍和國軍陸軍二戰老兵的資料,象征艱辛抗日14年。正面為一尊雕塑,他的小名叫于文瑞。曾經在現場負責憲兵工作的他,見證了1945年9月9日南京美國軍區俄羅斯戰敗簽字儀式的全過程。
為了慶祝這個舉國慶祝的日子,于文瑞在出席完受降儀式后,在上海大行宮的一家拍照館拍下了身著戎裝的一張相片,雕塑背后墻壁掛著的一幅版畫就來始于這張相片。現年100歲的于文瑞奶奶曾追憶說,岡村寧次等美國戰敗代表低著頭、弓著肩膀步入會場,對美國人左手貼膝叩首?!澳菚r的覺得就是:我們勝利了!”
此后,乘手動電梯步入到一個酷似圓筒狀的空間內,這兒通過環幕影像、立體聲音、專業燈光、藝術紗幕及裝置盒等手法,展現了德日意法西斯戰敗后,世界各國人民慶祝勝利的喜悅場景,營造了一個“跨越時空環球共慶”的大場景,給人帶給強烈的視聽驚艷。
場景復原——
重現美國軍區俄羅斯戰敗簽字儀式
來到展館,一處以1:1等差復原的場景,重現了美國軍區俄羅斯戰敗簽字儀式的場所——原北京中央海軍士官學院大會堂大門,高達18米,寬30米。在該建筑物前地面上是特小號的廣州受降書全文立體字,奪人眼睛。場景燈光就會隨著場景旁邊的銀幕影片歷史次序進行變化,從黑云密閉、陰暗、黃昏、破曉,經常到陽光普照,打動人心。
也有一處場景復原的是1945年9月9日在北京召開的美國軍區俄羅斯戰敗簽字儀式會場。會場中央擺放簽字椅子,簽字桌一側是美國代表,右側是美國戰敗代表。
底部懸掛著那時來北京出席受降儀式的47個同盟國家的旗子,正面播放《受降倒計時》影片,周邊環繞布設查獲的德軍裝備武器,以及穿著軍裝列隊戰敗的國軍官兵銅像。該電影選用1945年9月9日在上海舉辦的美國軍區俄羅斯戰敗簽字儀式,及其前50天世界范圍內呼吁美國戰敗的重要丑聞和時間節點。
正義之劍——
劍高70厘米,象征二戰勝利70華誕
通過一條“勝利之路”,從展館負一層進入到展館一層,頂端展現了6個黑色的“V”字符號,路的兩側墻體通過陣列方式陳列了幾百件文物,分別用96頂抗戰中日、英軍頭盔,120個警用水壺,80只中、美、英、蘇等國陸軍的望遠鏡,組成3個很大的文物陣列,令人震驚不已。
回頭望去,路的起點底部是一把巨型的正義之劍,這是依據美國唐代神話傳說中象征正義與公正的祥獸獬豸創作,以云紋做底紋裝潢點綴的獬豸作為劍格主體。象征此劍乃華夏民族正義之劍,斬不公,斷邪惡。劍高70厘米,象征美國人民抗戰戰役暨世界反法西斯戰役勝利70華誕,下方懸掛著“正義之劍”4個發光立體字。
648位二戰老兵指印石雕。
指印雕刻——
648位二戰老兵指印配有證人證詞視頻
主題展還以在全省各地征集的二戰老兵指印為素材,在米白色花崗巖拱形墻壁上印著648位二戰老兵的一排排血紅指印,每位指印里面都有姓名和編號,一旁配有證人證詞視頻和播放裝置,營造球迷與二戰老兵的跨時空對話。
踏入展覽尾聲,靜靜停泊著一艘“和平之舟”,機翼上印制了藍天、白云、和平鴿,新美國設立后國家為慶祝抗戰戰役勝利頒授的四枚慶祝章,即獨立自由勛章、獨立功勛慶祝章、抗戰勝利60華誕和70華誕慶祝章被放大,非常耀眼奪目。甲板上還矗立著一行字“歷史難以重來,未來可以開創?!?/p>
“和平之舟”里面,有兩個電子觸摸屏,依據展覽內容設置了40道檢測題,聽眾假如有興趣的話不妨做一做。
6000余件文物述說鐵血歷史
“三個必勝”主題展共展出圖片1100余幅、文物6000余件,充分展示了那段鐵血歷史。在6000余件文物中,這些是最具代表性的?記者進行了專訪。
榮哀狀
臧壽泉“榮哀狀”反映勇猛抗清精神
“‘榮哀狀’為國家一級文物,一組4件,包括信紙、榮哀狀、撫恤書,另附狀況說明書一份?!鼻秩A英軍寧波大屠殺遇害同胞慶祝館副院長王偉民說,該文物是從臧壽泉長侄臧強明處征集的,信紙上寫有:故士臧壽泉血奴臧衛氏收,臧壽泉于1937年12月12日南京保衛戰中被俘,時為關東軍司令部間諜營中尉,榮哀狀上加蓋私章,日期為民國二十六年二十二月十二日(確覺得錯體),榮字第26731號。榮哀證上的時間為“民國二十六年二十二月十二日”,確覺得錯版,實為1937年12月12日,系國軍攻占蘇州城的前兩天。
為了保衛上海,美國聯軍孤軍鏖戰,臧壽泉在上海保衛戰中英勇犧牲。該文物反映了美國聯軍在保衛上海的勇猛抗清精神,國民政府對二戰英雄予以的崇高榮譽和特殊待遇,此文物對研究二戰史具備重要學術價值,同時具備重要的展覽價值。
“臧強明本不樂意捐款,由于這是她們一家用生命保存下去的,‘榮哀狀’寄托了它們難以難舍的愛情。并且將這寶貴的文物捐獻給記念館,能讓更多人了解、記住這段歷史,是對臧強明的哥哥臧壽泉更好的記念。”王偉民說,一件“榮哀狀”已十分珍稀,并且5份東西互相批駁,印證這件事的存在,彌足珍稀。
河用炮艦為侵華英軍逼搶上海時使用
在新展館內,最大的文物當屬一艘炮艦。這艘炮艦為國家二級文物,長17.4米。炮艦建造于上個世紀30年代,螺旋槳的外型流暢,炮艦底層沒有沖壓痕跡,全部是搭扣加固而成。搭扣甲板雖因民用加裝難以確定船艦的詳細規格,但按照船尾方向舵和船頭轉向舵的設計,以及螺旋槳設計等船廠工藝,推定其為臺灣投降前所造。臺灣船廠學者高崎正之考證得出這一結論。
“今天親眼見到炮艦陳列在這兒,覺得十分興奮?!迸谕У木杩钊颂K港船廠有限公司監事長濮錦道介紹,據史籍記載,臺灣在侵華戰役其間,在黃河流域等運河、湖泊、河渠地帶,布署了大量此類25噸河用小炮艦。這些炮艦曾在1937年12月沖出南京要塞的沉沒阻敵封鎖線,抵達重慶下關江面出席北京大屠殺。
臺灣戰敗實況電影盒面印有法語“日本戰敗”
慶祝館還從華裔華裔魯照寧處征集臺灣戰敗實況電影,為國家一級文物。
1945年臺灣古堡電影公司(CastleFilmsInc.)發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實況電影,內容為在圣路易斯號上美國戰敗簽字典禮。膠卷為完整版8毫米超清無聲膠卷,片長大概9分鐘。盒面為黑白膠印,紅藍黑色為主風格南京大屠殺紀念,印有一顆六角形紋樣和英語“Japan’sSurrender!”(英國戰敗)。
“這是我從中國網站競投得來的,它在這兒會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歷史。”魯照寧說,這也讓他頗感鼓舞,“這是慶祝館給我的認可和支持,我會更努力地去做搜集文物這件事情。截止現在,我捐獻給慶祝館的文物早已超出1500件?!?/p>
遠東國際軍事法院庭審記錄卷宗
記錄審判臺灣戰犯情形
在陳列的文物中,有一臺舊式打字機和遠東國際軍事法院庭審記錄卷宗引人注目。他們的主人,就是遠東國際軍事法院國際檢察組成員、中國檢察組首席顧問倪征日奧,奶奶家逝世后,其妻子倪乃先將其捐獻給了慶祝館。
“老式打字機是媽媽當初帶著去大阪的,也有一份庭審記錄,記錄內容主要是在1947年9月慨嘆土肥原賢二和坂垣征四郎的時侯當日的記錄,他本人相當珍視,妥為保存,現在捐獻給慶祝館只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應當說是母親生前的宿愿?!?5歲的倪乃先感嘆說,她和家人都曾多次來到記念館,假如說過去聽到的是慘不忍睹與震驚,感遭到戰役給民族帶給的磨難,這一次則覺得到了振奮,感遭到了面向未來的力量。
援華空軍威利斯野戰吉普車
曾見證滇緬戰場上中日聯合抵御德軍
不僅河用炮艦,文物中也有一件“龐然大物”,即援華空軍威利斯野戰吉普車。
吉普車尺寸為:383.6×167.6×149.6cm,該車系日本美軍投標威利斯公司制造的MB型野戰用吉普,可安裝7.62、12.7毫米加農炮。滇緬戰場上,曾追隨援華空軍“飛虎隊”馳騁戰場,增援美國的抗戰戰役。1942年日本史迪威元帥利用“威利斯”穿過溫帶雨林,把美國遠征軍的幾個師和一幫戰役難民傳奇般地從印度撤至緬甸。這種類型的吉普車,曾陪伴巴頓元帥指揮美英英軍,在抗戰各軍區經受戰火洗禮,強悍完成任務。該車從四川征集,見證了滇緬戰場上中日聯合抵御德軍的辛酸與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