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27 10:12:58作者:網絡
《教育法》第三十六條 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學校和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女子在入學、升學、就業、授予學位、派出留學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第三十七條 國家、社會對符合入學條件、家庭經濟困難的兒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種形式的資助。 第三十八條 國家、社會、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根據殘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實施教育,并為其提供幫助和便利。 第三十九條 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創造條件。 第四十條 從業人員有依法接受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為本單位職工的學習和培訓提供條件和便利。 第四十一條 國家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社會組織采取措施,為公民接受終身教育創造條件。 第四十二條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四十三條 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第四十四條 教育、體育、衛生行政部門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完善體育、衛生保健設施,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