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08 08:08:35作者:admin2
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在門上插艾葉.端午節即將到了,我看到媽咪早早地就買來蘆葦葉、蜜棗、糯米準備包粽子.記得那時我還小,媽咪在包粽子時,我問:“媽咪,為什么要包粽子,還要再門上插艾葉?”媽咪邊包粽子,邊給我講了這么個故事.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的左徒,非常有學問,又有才干,得到楚懷王的信任,經常參與國家大事,由于上官大夫想爭得懷王的寵幸,就經常在懷王面前講屈原的壞話,懷王開始疏遠了屈原.屈原沒有想到自己一貫光明正大,忠心耿耿,卻遭到小人的誹謗和懷王的猜疑,心里充滿了無限的怨恨.于是他就寫了一首長詩叫《離騷》.在這首詩中,屈原反復傾訴了他對楚國命運的憂慮,表達自己高潔的志向;屈原不管怎樣勸說,都無濟于事,還把他流放到了湘南,屈原傷心透頂,卻無計可想.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汩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們紛紛來到江邊奮力打撈屈原,還拿來許多的粽子,把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喂魚,希望魚不傷害屈原的身體,表示老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以后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包粽子紀念他. 媽咪還教我怎樣包粽子.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洗好,放在鍋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蜜棗分別洗一洗,晾一晾.再開始包粽子.先取出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放,一片反著放,家在中間,把三片卷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在放上糯米,中間夾著幾個蜜棗,最后用線扎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把所有粽子包好,再放入鍋里煮上3_5小時就可以吃了.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的習俗,艾葉也叫艾草,艾草是一種重要的中草藥,可以驅蚊蟲、禳毒氣.端午節在盛夏,正好是蚊蟲活躍、瘴氣升浮的時節,所以就有了在門口懸掛艾草的習俗.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又可以吃著粽子,想著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心里不禁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