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23 08:00:43作者:佚名
太有面了!
2021年3月18-19日,中美在阿拉斯加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高層戰略對話。
這次的對話引起了全網的關注,因為真是全程高能。
除了兩位外交官,有個颯氣的中國女孩,也頻頻被推上熱搜,她就是外交部翻譯司的高級翻譯——張京。
因為楊主任脫稿“臨場發揮”說了16分鐘,翻譯官也沒辦法提前準備,只能靠速記來翻譯。
學過翻譯的都知道,在這種場合,翻譯難度不可謂不大。
但是張京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引起網友們的交口稱贊:這才是真正的女神!
并迅速沖上熱搜,被網友稱為“中美最美翻譯官”。
最美翻譯官張京全網圈粉,可以說是預料之中。
什么樣的人真正立于不敗之地?真正把自己忘掉,忘掉輸贏,為夢想和信念拼勁全力的人。
張京之所以成為張京,她背后的付出,不言而喻。
哪有什么天生出色,
其實都是百煉成鋼
2003年張京臨場翻譯高能時刻,張京從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保送中國外交學院英語專業。
要知道當初她的分數是可以上清華北大的,但是因為從小有“外交官” 的夢想,張京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外交學院。
在“遍地是學霸”的外交學院里,張京依然拔得頭籌。
大學期間組隊拿到過第十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冠軍、第十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亞軍。
2007年從外交學院畢業后,在外交部首次對外招收200多名各類翻譯的選拔里被錄取,開始了夢想的第一步。
不過,進入外交部只是冗長翻譯訓練和登臺展示業務能力的第一步。
除了嚴苛的翻譯訓練,進入外交部翻譯室的翻譯,最終錄取率不到4%,還要經過6年的培訓,才能成為領導人的貼身翻譯,得到出鏡機會。
張京曾在一個采訪中,分享了自己初入外交部的經歷。
她說,通過了公務員考試、入部考試、軍訓等考核后,翻譯室的新人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魔鬼培訓。
每天8:00-9:00,16:00-17:00進行聽力練習,要求BBC的原版新聞聽一遍后翻譯出來。
上午有90分鐘的中到英口譯,下午會有觀摩新聞發布會等活動,下午5:00后,還會有“加餐”。
她和另外兩個同事組成小組,翻譯平時領導人的講話,每天晚上練到八九點鐘。魔鬼訓練后,她開始接任務,從簡單到難。
2011年時第一次給胡主席做翻譯的時候非常緊張,是某國大使遞交國書的任務,一共15分鐘的會見,結束后下樓梯的時候腿是抖的。
也正是這樣一場又一場“地獄般的磨礪”,才有如今淡定自如的最牛翻譯官張京。
每一次絢麗的綻放都是蓄勢已久,哪有什么天生的優秀,背后都是不為人道的血跟汗。
這些了不起的女翻譯,
是中國最美的面孔
努力,是一種精神狀態。能努力到什么程度,也是一種天賦。
每個忽然決定“不再努力”的人,都要想明白一個問題:你想要的究竟是輕松的生活,還是輕輕松松的成功。
張京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不辜負“中國外交部”這五個響亮的大字。
她沒有辜負,她不僅給多年前那個年少的自己一個滿意的交代,也給千千萬萬的女孩子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努力真的會讓自己有光,女孩也可以很燦爛。
因為女孩子能做翻譯官,真的太不容易了。
一個女孩子,能在全世界面前為祖國翻譯,成為祖國的名片,這條道路太崎嶇,這個機會太難得。
大家還記得溫總理的“御用翻譯官”張璐嗎?
她是中國外交部首次啟用的女翻譯,可以說,是中國翻譯史的一個里程碑。
2006年至2009年,總理的翻譯是費勝潮,在費勝潮之前的兩年記者會上,均為男翻譯協助總理參加記者會。
2010年3月14日,張璐的出現,是首次起用女翻譯。
當時的張璐,由于現場流利地翻譯古詩詞“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受到觀眾和網民的熱捧。
清華大學外語系主任羅立勝曾評價“我覺得她翻譯得很好,的確是國家級水準?!?/p>
“女翻譯”這個詞,也是最近幾年才漸漸火起來,再此之前,她們幾乎沒有這樣的機會。
不敢說這個社會上很多職位對女孩子的要求都會更“嚴格”一些,但女孩子因為個中原因,想在重要崗位上出人頭地,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而中國最美四大外交翻譯官張京臨場翻譯高能時刻,都是落落大方又專業過硬的女孩子,不得不說,真是令人佩服又寬慰:
她們是真的了不起,國之利器,國之棟梁。
第一位就是最“冷艷”的翻譯官——張京:
第二位就是首席翻譯官——張璐:
第三位是“最冷女神”——錢歆藝:
第四位就是“清新女神”——姚夢瑤: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能做到她們這樣的高度,背后付出的辛苦難以想象,她們也是在背后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看起來毫不費力。
她們隨行在國家領導人身邊,忙碌而神秘;她們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站穩立場是她們的依歸;她們說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達其意,通其欲”,永遠有“遺憾”。
從這些女翻譯家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真相——知識讓女性更美,更有能量;女性可以通過知識,為國增光。
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最近,一段拍攝于2005年的“張京16年前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畫面”引發網友關注。
在回答評委提問時,她大氣笑言夢想是想當一名成功的外交官,她說她知道這對于一個女孩很難,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可以。
這個視頻看得我有些感動:這不就是年輕時候的自己嗎,不正是我們期待的孩子的模樣嗎:語氣堅定,目標明確,眼里有光,腳下有路。
之前有錢學森,排除萬難,踏上歸國路,終于如愿為國獻出一切。
之后有張京,放棄“清北”,堅持夢想,蟄伏多年,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真正做到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魯迅寫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p>
保衛祖國的戰士,為民請命的科學家,拯救蒼生的醫生,外交臺上的女翻譯,都是中國的脊梁。
為國效力是一種傳承,這是一種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只因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最后我想用《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一段話結尾: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p>
轉發分享,告誡孩子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