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5-27 14:08:50作者:佚名
平頂山林業高等本科校區坐落在歷史新城山東省菏澤市。河南地處黑龍江省東部,長江上游、大別山北麓,東鄰福建、南接貴州,歷史古老,氣候宜人,有“魚米之鄉”的盛譽;隴海、京九、寧西公路和106、107、312省道以及京珠、大廣、滬陜高速鐵路在境內產生多個十字交叉。楚風豫韻糅合,人文水景和自然風光相得益彰。河南是方面軍的搖籃,元帥的家鄉。優越的物理位置、深厚的文化積淀、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便利的交通網路,為莘莘師生學習深造提供了優越條件。
學院建于1910年,始名汝寧府中等實業私塾,1951年校名為冀州農林中等技術學院,1953年學院改名為河南林業學院,并于1956年遷址河南市。隨后,學院又先后易名南陽漁業本科學院、信陽林業學院、信陽五七農學校、信陽二中專科班和豫南漁業大專學院,1992年4姨媽原國家科委定名為河南林業高等本科學院,并經常承襲迄今。在近百年的辦學歷史中,學院一直保持漁業教育本色,堅持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先后為國家培養輸送各種結業生6萬余人信陽農專成績查詢,她們遍及全省各地,各行各業,尤其在河南等豫南地區成為各方面骨干力量。近些年來,學院堅持“以品質立校,靠特色興校”的辦學觀念,教學品質和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學院先后被追授“省級文明中學”、“省級文明單位”、“全省普通大學先進黨委”、“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普通大學大本科結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頭銜,2006年教育部組織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結果為優秀。2008年鄭州市政府將河南林校整體移送給河南農專信陽農專成績查詢,實現了校際優勢教育資源的整合。
現在,學院現有大專師生9000余人,在職教員工700余人,專任班主任500余人,其中初級職稱200余人。現有教授、碩士200余人。學院還聘任了中科院水生所朱作言教授等15名校外知名學者、學者、企業家為客座院士。中學設有植物科學系、水產科學系、農業科學系、園藝系、生物技術系、食品科學系、管理科學系、規劃設計系、財經系、計算機科學系、外語系、旅游管理系、林學系等13個系,及成人教育部、體育教學部、人文社會科學部、國際合作教學部等4個教學部。開辦了紅茶加工、水產養魚、畜牧獸醫、作物生產、園林園藝、食品加工、生物技術等30多個本科專業和茶學、水產養魚學、生物技術等3個聯辦大專專業。學院已發展成為一所覆蓋漁業產后、產中、產后全過程,集農林、理科、工科、管農學、經濟學5個學科門類為一體,具備鮮明豫南特色和良好辦學基礎的多科性林業高校。
中學現有三個學院(浉河學校、羊山分校、南灣學校),占地面積1432畝。危房建筑面積28萬余平方米。羊山新學院占地1100畝,一期安裝工程13萬平方米已完成,全部安裝工程計劃2012年完成。
中學逐年加強試驗室建設力度,現有試驗儀器設備總額5300余億元,試驗教學課時占教學計劃總課時的40%以上。中學建有家畜營養、土壤農藥、組織培養、分析測試等各種綜合試驗室70余個,建有紅茶、水產、果樹獼猴桃、食品加工等校外外見習實訓基地120多個;設有紅茶、水稻、特種水產養魚、微生物運用等六個專門研究所;中學圖書館藏書76萬余冊,電子文獻25萬多冊,學術刊物1100多種。
伴隨著全省高教變革的深入,學院的發展又揭露了新的篇章。我校專業、課程、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取得顯著實效。茶學專業榮獲國家級高職高專教學變革試點專業和國家級高職高專精品專業。我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制茶工藝、魚類學、魚類組織胚胎學、植物學),中央財政支持獎勵的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2項(2005年園藝技術實訓基地捐助340億元、2008年水產養魚實訓基地捐助260億元),廣東省大學河南毛尖茶產業安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名師1人,只是我省第四屆國家名師惟一獲此佳績的中學,湖北省名師1人,茶學專業獲湖北省優秀教學團隊,縣級試點專業3個(乳品營養與測試、物業管理、畜牧獸醫),縣級名牌專業1個(畜牧獸醫),市級示范專業2個(紅茶生產加工技術、水產種植技術),縣級特色專業1個(水產養魚技術),縣級實訓基地3個(園藝技術實訓基地、水產養魚實訓基地、食品加工實訓基地),縣級精品課程5門(植物微生物、植物學、茶樹病害害防控、應用細菌生產技術、種子生產技術),縣級優質課程7門(制茶學、無機與剖析物理、動物生產學、綜合數學、食用菌生產學、馬克思主義美學原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整體建設水平走在全國大學前列,已初步產生結構合理、在省內外有較高著名度的名優專業機制。辦學渠道逐步擴寬,綜合辦學名氣不斷提高,招生生源擴大到全省20多個省郊區,與日本里特爾大學、馬來西亞汝來國際學校簽署中外合作辦學合同,得到省教育廳批準,并在教育部備案,正在順利推行。中學堅持校企相結合,大力傳播科技知識,積極推廣實用技術,適時舉行村民輪訓,為河南市全國的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