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9 11:14:29作者:佚名
山東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
2009年法學碩士院校排名
注:本排名是各項綜合情況的宏觀比較,僅供參考。
綜合排名(根據學校對法學碩士教育的重視程度、投入資源、法學教育實力、學校品牌、學術狀況綜合考慮)
第一名:北京大學(法律/法學教育領頭羊,“五校四系”之一,中國名校,全國最多的法律傳播者在北京。第二年開始培養導師并且實行雙導師制,近10個該方向的畢業生基本到國家機關、著名律師事務所和知名企業工作,可以說是法學碩士教育培養的典范。比較貴,考慮到各方面因素還是非常值得的)。
第二名: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法學教育領軍企業,“五校四系”之一,國家法學傳播者,擁有全部公共經費近30%,學術發展實力雄厚近年來法學研究實力較強,教育也十分重視
第三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法學教育領先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國文科之都,全國最多的法律傳播者),北京有兩個不同的教育方向,而且畢業生基本去往國內政府機關、著名律師事務所和知名企業工作,學費與北大接近,而且近年來涌現了一大批知名法學學者,因此學術上情況有所下滑,但并沒有損害強勢法學院的品牌。 復試比北大、中國政法大學容易。 另外,學術加分也比北大容易。 人大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基本可以進入國家機關)。
第四位:華東政法大學(著名法學院“五院四系”之一,華東地區法學的主要提供者,實力低于西南政法大學,但其對法學碩士的教育和資源投入是多于其他學校之上的,而且從大二開始,華東地區的就業形勢非常好,而且學校普遍要求學生學習第二外語,而且地理位置在上海,發展很好。雖然有公費名額,但也不都是公費的。對學生有“三助”,很好。)
第五名:清華大學(非傳統法學院,近年來吸引了很多人才,學術和教育水平大幅提高,是國內名校,復試難度很大,相對比較重視)法學碩士很重視,這幾年有學術獎金和就業,很樂觀)
第六位:西南政法大學(著名法學院“五院四系”之一,華南、西南地區法學的主要提供者,實力僅次于中國政法大學,每年吸收約200-300名法學碩士,位于B區,錄取率相當高,排名前50%的學生可以獲得全額獎學金,中間51%-75%可以獲得普通學費獎學金。新鄭這幾年沒落了,學術水平還是很強的。)
第七名:吉林大學(名牌法學院“五院四系”之一,全國大部分法學院學生都派往華北。前幾年,學術下滑是人才流失造成的,但近幾年調整后有所改善,非常重視法學碩士,校園氛圍很好,學校普遍要求學生學習第二外語,對學生有“三輔”,位于片區B提供資助入學,是眾多著名法學院中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學校)。
第八名:中山大學(中國名校,華南教育名校)。 中山大學的法律水平不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但是法學碩士的培養模式很好。 是目前國內唯一的JM/MBA/MPA聯合培養項目。 JM我會學到很多管理知識。 在華南地區,中山大學非常有名。 位于華南廣州,就業非常樂觀。)
第九位:復旦大學(非傳統法學院,國內名校,轉學情況不明,但據說是上海唯一一所華東政法大學,近年來有超越華東政法大學的優勢,但是法律實力不如同樣在上海的華東政法大學,但是品牌很好,是在國內外很有名,很重視法學碩士,二年級以后就開始有方向了,是一所很有潛力的文科大學)。
第十位:并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非傳統法學院,非常重視法學碩士,結合學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資源,有完善的法學碩士培養計劃,特別適合畢業后從事經濟貿易)法律工作的學生)。
第十名:并列,廈門大學(非傳統法學院,非常重視法學碩士學位,在南方有很好的聲譽,法學教育水平非常好,是唯一的傳統法學院)法學院學習氛圍非常好,學生畢業條件也很好。情況非常重視。廈門大學畢業生大部分去了公安機關、銀行、知名企業等)
第十名:并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名牌法學院“五院四系”之一,全國大部分法學院派往中南、華南地區。合并以來,法學教育一度衰落但近年來有上升趨勢,法學實力比中大好,但關于法學碩士教育方向的資料很少,所以很難掌握具體的實際情況。最近被評為民商法國家重點學科,知識產權成為研究基地,法學有所復蘇,但綜合就業、學校聲譽、培養情況不如中大、復旦但合并后,他們的校友更多了,就業也比較樂觀。特比是一名財經領域的法律工作者。
2018年考研交流群586254585
中國公立學校研究生入學考試編輯部通過比較師資結構、科研能力、知名度、就業狀況等因素,編制了全國法學碩士學位考生排名。
1 北京大學 (A++) 無公費,難度極大,學費貴得驚人
2 中國人民大學 (A++) 無公費,難度極大,學費負擔得起
3 中國政法大學(A++)公費,難度相對較大,學費實惠。
4 西南政法大學(A++)公費,難度合適(地理因素),學費合適
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A+) 公費情況不明,難度一般
6 清華大學(A+) 無公費,難度較大,初試線低,但復試分數極其嚇人
7 華東政法大學(A+)是公費的,難度適當。
8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A) 無公費,難度較大
9 湘潭大學 (A) 無公共資助,難度適當
10 山東大學 (A) 無公共資助,難度較小
11 吉林大學 (A) 無公共資助,難度適當
12 湖南師范大學(A) 無公費,難度適當
13 四川大學 (A) 無公共資助,難度適當
14 浙江大學(B+) 沒有公費很難
16 中山大學 (B+) 沒有公費更難
17 復旦大學 (B) 沒有公共資助非常困難(地理因素)
18 廈門大學(B)沒有公費很難
19 南京大學(B) 沒有公費極其困難
20 西北政法大學(B) 有公費,難度適當。
法學碩士位列全國入選大學前10名
法學碩士排名
注:本排名是各項綜合情況的宏觀比較,僅供參考。
綜合排名(根據學校對法學碩士教育的重視程度、投入資源、法學教育實力、學校品牌、學術狀況綜合考慮)
第一名:北京大學(法律/法學教育領頭羊,“五校四系”之一,中國名校,全國最多的法律傳播者在北京。第二年開始培養導師并且實行雙導師制,近10個該方向的畢業生基本到國家機關、著名律師事務所和知名企業工作,可以說是法學碩士教育培養的典范。比較貴,考慮到各方面因素還是非常值得的)。
第二名: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法學教育領軍企業,“五校四系”之一,國家法學傳播者,擁有全部公共經費近30%,學術發展實力雄厚近年來法學研究實力較強,教育也十分重視
第三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法學教育領先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國文科之都,全國最多的法律傳播者),北京有兩個不同的教育方向,而且畢業生基本去往國內政府機關、著名律師事務所和知名企業工作,學費與北大接近,而且近年來涌現了一大批知名法學學者,因此學術上情況有所下滑,但并沒有損害強勢法學院的品牌。 復試比北大、中國政法大學容易。 另外,學術加分也比北大容易。 人大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基本可以進入國家機關)。
第四位:華東政法大學(著名法學院“五院四系”之一,華東地區法學的主要提供者,實力低于西南政法大學,但其對法學碩士的教育和資源投入是多于其他學校之上的,而且從大二開始,華東地區的就業形勢非常好,而且學校普遍要求學生學習第二外語,而且地理位置在上海,發展很好。雖然有公費名額,但也不都是公費的。對學生有“三助”,很好。)
第五名:清華大學(非傳統法學院,近年來吸引了很多人才,學術和教育水平大幅提高,是國內名校,復試難度很大,相對比較重視)法學碩士很重視,這幾年有學術獎金和就業,很樂觀)
第六位:西南政法大學(著名法學院“五院四系”之一,華南、西南地區法學的主要提供者,實力僅次于中國政法大學,每年吸收約200-300名法學碩士,位于B區,錄取率相當高,排名前50%的學生可以獲得全額獎學金,中間51%-75%可以獲得普通學費獎學金。新鄭這幾年沒落了法碩專業排名,學術水平還是很強的。)
第七名:吉林大學(名牌法學院“五院四系”之一,全國大部分法學院學生都派往華北。前幾年,學術下滑是人才流失造成的,但近幾年調整后有所改善,非常重視法學碩士,校園氛圍很好,學校普遍要求學生學習第二外語,對學生有“三輔”,位于片區B提供資助入學,是眾多著名法學院中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學校)。
第八名:中山大學(中國名校,華南教育名校)。 中山大學的法律水平不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但是法學碩士的培養模式很好。 是目前國內唯一的JM/MBA/MPA聯合培養項目。 JM我會學到很多管理知識。 在華南地區,中山大學非常有名。 位于華南廣州,就業非常樂觀。)
第九位:復旦大學(非傳統法學院,國內名校,轉學情況不明,但據說是上海唯一一所華東政法大學,近年來有超越華東政法大學的優勢,但是法律實力不如同樣在上海的華東政法大學,但是品牌很好法碩專業排名,是在國內外很有名,很重視法學碩士,二年級以后就開始有方向了,是一所很有潛力的文科大學)。
第十名:并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所非常重視法學碩士的非傳統法學院,結合學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資源,有完善的法學碩士培養計劃。特別適合畢業后從事經濟貿易(法律工作的學生)。
第十名:并列,廈門大學(非傳統法學院,非常重視法學碩士學位,在南方有很好的聲譽,法學教育水平非常好,是唯一的傳統法學院)法學院學習氛圍非常好,學生畢業條件也很好。情況非常重視。廈門大學畢業生大部分去了公安機關、銀行、知名企業等)
第十名:并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名牌法學院“五院四系”之一,全國大部分法學院派往中南、華南地區。合并以來,法學教育一度法學碩士的教育方向信息很少,很難掌握具體的實際情況。不過,最近被評為民商法國家重點學科,知識產權成為研究基地,法學有所復蘇,但綜合就業、學校聲譽、培養情況卻不如中大和復旦,但合并后,校友更多,就業也相對樂觀。特比是財經領域的法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