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師法》和《教師資格條例》的有關規定,我國現在有七種教師資格。
1. 幼兒園教師資格;
2. 小學教師資格;
3. 初級中學教師和初級職業學校文化課、專業" />
更新時間:2021-05-14 09:17:02作者:admin2
教師資格證考試:
根據《教師法》和《教師資格條例》的有關規定,我國現在有七種教師資格。
1. 幼兒園教師資格;
2. 小學教師資格;
3. 初級中學教師和初級職業學校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統稱"初級中學教師資格");
4. 高級中學教師資格;
5. 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統稱"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
6. 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統稱"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7. 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1、教師資格證筆試通過率較高,但不同省份不同地區通過率有差別,好的省市區能達到70%左右;而面試通過率較低,一般在50%左右。。
2、其次,師范類專業基本是98%,因為教育學和心理學是必修科目,考過了基本就沒什么問題了。非師范的大概在60%左右,客觀因素太多,包括自學兩學,考試不過關,基礎不扎實等因素導致不過關。
考教師資格證就可以當老師。老師分為在編和不在編,考完教師資格證的話可以從事不在編,要想在編老師的話還需要自行進行考試。
拿到教師資格證,只不過是具備了從業資格,可以聘用為教師。按照機關事業單位“逢進必考”原則,還要經過考試錄用。考試錄用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組織考試,錄用后即成為編制內的教師,即“在編人員”。
錄用后如果學校因超編而成為”編外人員“,實際上仍是我們俗稱的”在編“人員,對其無影響,坐等空編再入編即可。
拓展資料:
在編教師擁有的編制為事業編,即在編老師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非在編教師即為臨聘人員或者稱作合同工。教師作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入職后按照相關規定,簽訂合同期一般為五年(實際操作中,一般只簽訂一次合同)并按照相關規定,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但我們說的合同工一般指臨聘人員。非在編老師,一般稱作代課老師。
編制教師優勢
第一,教師的編制屬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但實際操作中,因各地區經濟水平發展不同,有些地方教育系統在繳交社保方面只繳交部分,不繳交生育保險和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并軌,有望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有編制的教師工資組成由基本工資、津補貼、職稱工資等組成。職稱工資可以隨著職稱升高而升高,工齡增加工齡工資也增加。無編制人員工資固定,在職稱晉升和工齡方面,一般無法保證。近幾年雖然在改革,但實際操作中仍然與在編老師存在很大差異。
第三,有編制的教師工作更有保障,更穩定。可以調動,退休后享有相應的社保和職業年金。
有無編制主要區別
教師有無編制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編制可以調動,有相應的職稱工資并可以晉升,退休后享受相應的社保和職業年金。
2、無編制的學校教師往往屬于臨聘人員,無法晉升,無法調動,即你只屬于某一學校臨聘人員(俗稱代課老師),往往也無職稱,更無職稱工資(非在編有職稱也常無法聘任)。退休后按照與當初所在單位簽訂的合同處理。
在私立學校中,因學校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必須幫其工作人員繳交社保,所以退休后一般享受社保待遇。在公辦學校中的臨聘人員,因為財政困難等原因,一般不幫其繳交社保或者只繳交部分如工傷保險。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教師編制
教師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