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15 08:05:49作者:admin2
直接把那圖寫成文字了:此詩作于作者53歲,應該生長在幽僻之地的蘭花在院子里生長,包含濃郁的方向等待清風的的到來。輕風輕輕吹來,蘭花散發陣陣芳香,立刻就可以從蕭艾等雜草中分辨出來。不停的向前行走會失去舊路,順應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許才能走通。醒悟到應該回去了,非鳥沒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將功臣無用了,可以將他們處置了。本詩用蘭花來比喻人的高貴品格,君子應該如蘭花一樣保持高尚的節操,表現了詩人不隨波逐流,不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此詩后半亦純是說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淵明講的是應當急流勇退,脫離黑暗官場,隱居田園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寫的寓意更加鮮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詩評選》中稱贊這首詩是“真理真詩”,“說理詩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幽蘭》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請到這里看一看:http://cache.baidu.com/c?word=%CC%D5%3B%D4%A8%3B%C3%F7%2C%D3%C4%C0%BC&url=http%3A//www%2Eflickr%2Ecom/photos/hl%2Dwang/45578830/&p=8b2a964e96db59ff57e8956f5b4483&user=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