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28 16:41:08作者:admin2
[設計意圖]“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園生成了《安全你我他》主題系列活動。在主題推進中,我們發現,處于身體迅速發展階段的大班孩子,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活動欲望,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張,不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尤其是孩子的耳朵、鼻子、眼睛最易發生危險。如:在奔跑中,一不小心相撞鼻子就會受傷;在書寫時,細細的筆尖不小心就會刺傷眼睛;在交流時,不經意地對著耳朵大聲說話就會傷及耳膜等等。《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作為教師,除了積極為幼兒創設安全的活動環境,避免危險事件發生外,更要關注幼兒的日常行為,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習相關的自我保護方法。健康活動《怎么辦》就是根據大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所生成的活動之一。
一、活動目標
1、 體驗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 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
3、 會正確判斷日常行為,根據生活經驗大膽表述。
二、活動準備1、實物:七巧板拼圖、醋、鈴鐺。2、多媒體課件3、標記圖若干張、展示黑板一塊
三、活動過程
(一)體驗耳、鼻、眼的作用。1、游戲活動“猜猜猜”,用耳、鼻、眼進行判斷。師:猜--猜--,猜一猜,我們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問你(1)什么樂器在歌唱?唱著什么歌?(鈴鐺 x x xx x ) (2)什么氣味飄過來?(醋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么圖形來?(汽車、金魚、手槍)2、教師小結:哇,原來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這么大啊!
(二)學習處理突發事件的安全方法。事件一:蟲子飛進耳朵里1、觀看錄像1(內容:早晨,小姑娘和小伙伴們在草地上玩,突然一只小蟲飛進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難受。)問:哎呀,發生什么事了?小蟲飛進了蘭蘭的耳朵里,這可怎么辦?(相互討論)2、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觀看課件:媽媽用手電筒照蘭蘭的耳朵,小蟲飛出來了)問:蘭蘭找到了誰呀?會發生什么事? 小蟲為什么會從耳朵里飛出來?教師小結:如果以后遇到小蟲飛進耳朵里,我們不要著急,可以自己先用手電筒試一試,不行時馬上請大人來幫忙。事件二:積木塞進鼻子里。1、 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教師:我們的鼻子有時也會生病,那會怎樣?鼻子塞住會有什么感覺?(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2、觀看錄像2(內容:吃完午飯,玲玲在區角里玩積木,不小心把積木塞進了鼻子里,氣也透不過來。)(1)分組討論:玲玲可能會用什么辦法取出積木? (2)小組匯報,取出積木的方法。教師用圖標展示:用棉簽、鑷子等工具取出來;用手挖、擤鼻涕、打噴嚏取出來;請醫生、老師、長輩等大人幫忙解決。(3)集體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哪種方法是不安全的,為什么?(4)集體模仿擤出異物的正確方法: 按住沒有積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結:遇到這種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試一試,如果不行馬上請大人來幫忙。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里。1、觀看錄像3(內容:戶外活動時,東東在沙池邊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里,眼睛睜不開了。)2、幼兒選擇處理方法第一種:東東用手揉;第二種:請大人幫忙。2、兩隊說出選擇的理由。3、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傷,請大人幫忙才是最安全的。問:在我們生活中,有時不小心也會發生危險的事情,如果發生了,我們怎么辦?總結:當我們遇到危險的事情時,應該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試一試,不行再馬上請大人幫忙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