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03 09:54:56作者:佚名
可當葉珈寧回到家時,也只是看了看那張讓無數人羨慕不已的北大錄取通知書,他還是往常一樣的平靜,并沒有那種喜出望外的興奮。
如果換做另一個人,高考結束后基本就好好放松自己,好好玩了,尤其是拿到的還是北大的通知書,我想不管怎么玩都不過分,也沒人管吧。但葉珈寧并沒有松懈,他的心里早已有了更加長遠的計劃和目標。
葉珈寧不想浪費任何寶貴的時間,他打算再好好的充實下自己,因為他大學打算主修計算機專業,所以,他選擇去了北京,找了一份計算機類的工作。
打算利用去北大學習前的這段時間進入社會學習,學習別人的長處,再一次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計算機技術,同時也可以將自己這些年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為未來的大學生活做更多的準備。
就這樣,在其他考生各種釋放十年寒窗苦讀的壓力時,葉珈寧默默地充實著自己,一刻也不停歇。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 “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
很快,一個假期結束了,葉珈寧的父母也趕到了北京,他們要親自將兒子送進北大的校園。葉珈寧也因此難得的放松了幾天,陪著爸爸媽媽去北京的一些著名景點好好游玩了一番,然后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大學報道。
至此,這個讓北京大學惦記了三年的天才少年終于成為了北大的一員,開始了他全新的北大學習之旅。
進入燕園,天才少年仍然耀眼
葉珈寧在多年之前就曾經說過,他希望自已以后能夠進入一所頂尖的大學,更好的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保證他以后能為國家做更大的貢獻。來到北大后,葉珈寧總算實現了多年前的目標。
進入北大的葉珈寧也并沒有因為保送生的身份產生絲毫的驕傲,畢竟同學們不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就是和他一樣保送進來的天才。
他們和葉珈寧一樣,都是天之驕子,優秀和聰明是他們共同的特征,葉珈寧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學習動力。
北京大學有著全國最頂尖的教學質量,也有著更多和他志趣相投的同齡精英,這對求賢若渴的葉珈寧來說簡直是魚如得水,他不僅更加努力、認真的學習充實自己,還經常和志趣相投的同學們相互討論高校歷年錄取分數線,一起探討信息學的奧秘,以此獲取更多的豐富知識。
而且葉珈寧并不是哪種讀死書的書呆子,除了每天按時上下課,泡圖書館以外,它還謙虛的結交不同的朋友,同時也積極的參加一些自己有興趣的社團活動,通過多元化發展來增加自己的見識。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就算是在藏龍臥虎的北大,葉珈寧的表現依然是那么的耀眼,不僅繼續保持著第一的成績,還是新聞社的社長。 如此耀眼的他在大一的時候就獲得了北京大學國家獎學金,同時還是北京大學的三好學生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