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5 07:54:18作者:admin2
吃透高中數學課本是相當不容易的。也沒有人敢保證你把高中數學課本吃透了,就能考到130分以上。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吃透了,有可能考到一百三十分之上;吃不透,是絕對考不到一百三十分之上。
01 看似簡單,你能保證質量去吃透嗎?
真正熟悉高中數學,就會覺得他所介紹的理論并不多。它涉及到代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要學好高中數學,就應該對這些有整體認識和把握,既理解他們所解決的問題,在數學乃至實際中所起的作用。
如果你所謂的“吃透”,乃是死記定理、公式,空洞的解題訓練,僅注重其形式化的表面,那么你將是無法把握數學的實質的。
數學的存在和發展,是基于某種實際需要的。了解這種需要,即解數學各部分的作用,有助于對數學這個有機整體的認識。不假思索的接受,難以達到對數學的政治了解。因此,親身接觸活生生的數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對每個問題都能親自思考,透徹理解。
02 同樣做題 不同種結果
必要的習題,能夠幫助學習所學的知識,有些甚至能夠幫助理解所學的定理、概念,發掘知識更深層次上的內涵。另外,練習就是鍛煉思維,而做題之后的思考,無論是對上述都是大有裨益的。這就是做題,不僅要局限于解決問題本身,有時可以想象問題所反映的結論,體現一下所用的方法和技巧,重要的是要明白為什么有這種方法,即能理解方法的實質。
如果你做題追求過多而忽略之后的反思,就經常會出現一些無所謂的反復,反而得不償失。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能滿足于有已有的方法。思想方法對數學的不同部分來說是相同的,掌握它才是根本,才是應萬變之策。故,對解題方法,重要的是理解這種思維過程。
03 課本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如果自己對數學中的知識理論和思想方法都了然于胸,那么你已經能夠很好地駕馭所學的知識了,再加上一些過硬的基本功,已足以應付一般的考試,但對于一個要真正學好數學的人來說,這些卻遠遠不夠。
數學很重要的幾個因素,就是邏輯與直覺、分析與創造、一般性與個別性。正是它們的綜合交錯作用,才構成了數學的豐富內涵。
總之,要學好數學,只有將自己置身于數學學習和實際生活之中,親自去體會,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