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2 22:36:23作者:佚名
武漢大學發(fā)布
2024 年強化基礎課程招生指南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要求
在武漢大學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4年全國高考報名條件的高中畢業(yè)生,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遵守法律法規(guī),誠實守信,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對所報考的基礎學科有志向、興趣和特長,有較強的專業(yè)興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勞精神,愿意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綜合素質優(yōu)秀或基礎學科成績優(yōu)秀的,均可申請報名。
申請人分為兩類:
第一類:綜合素質優(yōu)秀、高考成績優(yōu)異(不包括任何政策性加分,下同)。
第二類:基礎學科成績優(yōu)秀,在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等5項學科競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二等獎及以上成績的考生。
二、專業(yè)及招生計劃
結合相關專業(yè)優(yōu)勢和學校特色,武漢大學強基計劃專業(yè)為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yī)學、地球物理學,專業(yè)及選修科目要求如下:
具體省級招生計劃以武漢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公布為準。
三、報名方式及評選程序
一、報名時間及方式
2024年4月10日至30日,考生可登錄“武漢大學強基班報名平臺”(網址:),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報考武漢大學強基班的考生不得同時報考其他高校,在武漢大學強基班所在省份最多可報考3個同學科類別專業(yè)(對于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選修科目要求相同)。
(二)考生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 (三)考生確認
考生須于2024年6月10日至20日期間登錄“武漢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確認是否參加武漢大學強基計劃考核考試并簽署承諾書。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考試確認或簽署承諾書的,視為自動放棄入圍學校考核考試資格。對已入圍并確認參加武漢大學強基計劃考核考試但無故放棄的考生,學校將通知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并在誠信檔案中如實記錄。
四、入圍學校評估及測試辦法
1.第一類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原籍省份本科第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參照該省確定的部分特殊類型相應最低控制分數線,下同;以下簡稱第一線),按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確定學校考核測試人選名單(分數排最后相同者入圍),寧可無考生,不可有不合格者。對于報考多個專業(yè)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績優(yōu)先”的原則確定學校考核測試唯一專業(yè)。
2.第二類考生只要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一本線,即可入圍武漢大學考核測試,不占用第一類考生入圍名額;報考多個專業(yè)的考生,其所填的第一個專業(yè)將作為唯一入圍學校考核測試的專業(yè)。
5. 學校評估測試
武漢大學考核測試分為體能測試和綜合能力測試兩部分,詳細考核測試方案將在入圍考生報名前公布,原則上武漢大學考核測試將于2024年7月1日前完成。
1.體能測試項目為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執(zhí)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高中畢業(yè)生評價指標)(詳見附件)。因殘疾、重病等身體原因不能參加體能測試的考生,可憑相關證明免除體能測試,其余考生須同時參加體能測試。體能測試成績不作為錄取排序依據,通過即可,其中一項測試不合格,考生將失去參加綜合能力測試的資格。因臨時患病不能參加體能測試的考生,可憑二級甲等以上醫(yī)院的病歷證明申請緩考。入學后,須在新生報到前參加體能測試,通過后方可辦理新生報到手續(xù)。
2.綜合能力測試按專業(yè)進行,主要標準為“有志向、有興趣、在專業(yè)領域有天賦,立志為國家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英語作文網,結合考生綜合素質檔案,重點考察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科研興趣等。綜合能力測試滿分為100分,考核方式為筆試和面試。
若遇不可抗力因素,錄取程序將另行通知。
(六)錄取辦法
武漢大學將根據考生的綜合成績擇優(yōu)錄取。
1.考生綜合成績計算方法
綜合得分四舍五入到小數點后兩位。
2.確認錄取名單
對于第一類考生,按照武漢大學生源省份強基計劃招生計劃,按省份、按專業(yè),按照綜合成績確定強基計劃錄取名單(若考生綜合成績相同,學校綜合能力測試成績較高者優(yōu)先錄取)。
第二類考生,若其綜合成績達到同一省份第一類考生的錄取最低分數線,則按照學校綜合能力測試成績確定錄取名單,所需計劃不占用各省第一類考生名額。
擬錄取名單將于7月5日前經學校普通本科招生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報送省級招生辦公室審核、辦理錄取手續(xù)。
武漢大學分省分專業(yè)錄取標準將在學校本科招生網公布。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區(qū)、市)后續(xù)批次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區(qū)、市)后續(xù)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訓計劃
(1)強基礎項目錄取的學生將分班授課2024年武漢工程科技學院錄取分數線及要求,實行小班授課,聘請首席教授,實施燭光導航計劃,安排知名教授對學生的學習和科研活動進行一對一指導。
(二)學校對強基計劃學生實行定期考核和動態(tài)分流補充機制。本科二年級結束時,學校組織專家對強基計劃學生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學生分流至本專業(yè)普通班學習。空缺名額可由學習成績優(yōu)秀、表現突出的本專業(yè)普通班學生申請補報。強基計劃學生修完本科相關課程并達到轉學要求后,按有關規(guī)定和程序直接轉入研究生階段學習。
(三)學校繼續(xù)做好強基計劃學生本碩銜接工作,對符合培養(yǎng)條件的強基計劃學生實施本碩銜接培養(yǎng)。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后,主要接受強基計劃基礎學科的培養(yǎng),部分學生還可按照培養(yǎng)計劃接受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與國家安全等重點領域以及國家緊缺人才人文社科領域的交叉培養(yǎng)。本碩銜接專業(yè)范圍和數量以轉學當年學校公布的工作計劃為準。學校統籌考慮本、碩、博三個層次的學習與科研,以學術為紐帶,以拔尖創(chuàng)新型學術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不斷優(yōu)化本碩博銜接培養(yǎng)方案; 推進科教協同育人,學校有關科研項目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研究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等科研機構優(yōu)先吸收強基計劃學生參與項目研究。
(四)學校將多渠道增加強基計劃學生的國際交流和學習機會,優(yōu)先保證強基計劃學生出國留學的資助需求;注重能力建設,培養(yǎng)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在獎學金評定等方面予以優(yōu)先考慮。
(五)學校積極探索人才培養(yǎng)改革創(chuàng)新舉措,樹立標桿。對每一位入選“強基計劃”的學生,建立人才成長檔案,跟蹤培養(yǎng)發(fā)展情況,根據質量監(jiān)測和反饋信息,不斷改進培養(yǎng)方案和培養(yǎng)模式。加強學生就業(yè)教育指導,積極為重點領域輸送優(yōu)質后備人才。
五、其他說明
(一)關于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已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的省份,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直接將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尚未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的省份,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匯總本市中學報考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學校不再要求報考者提供其他相關材料。
(二)對在武漢大學考核中作弊的考生,學校將取消其強基計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jié)輕重,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暫停其3年內參加國家各類教育考試。對已經入學的,按照教育部和武漢大學有關規(guī)定取消其學籍,畢業(yè)后發(fā)現的,吊銷其畢業(yè)證書、學位證書。
(三)被錄取為強基班學生的本科學習期間不得轉專業(yè)。強基班學生的退學、復學按照學校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學業(yè)考核不達強基班培養(yǎng)要求或按規(guī)定需要退學的學生,應當退出強基班,轉入本專業(yè)正常班學習。
(四)如組織線下考試,考生來校參加考核考試的交通、住宿等費用自理,并需繳納考試費。
(五)學校沒有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機構開展強基計劃等考試招生相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培訓活動。
六、監(jiān)督保障機制
1.武漢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工作由武漢大學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由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組織實施。學校在實施本指南過程中,確保招生信息公開、選拔方式公正、錄取標準公開、錄取結果公平。
(二)武漢大學將對“強基礎計劃”錄取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審查,對不符合錄取資格的學生,按照教育部有關規(guī)定處理。
(三)武漢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工作接受學校紀檢監(jiān)察部門全程監(jiān)督,同時也接受社會監(jiān)督。
七、咨詢方式
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
地址:武漢大學本科院南樓205、206室
支持熱線:
郵件:
武漢大學本科招生網站:
各培訓學院:
藝術學院:(李老師)
歷史學院:(王老師)
哲學院:(程老師)
數學與統計學院:(胡老師)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徐老師)
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何老師)
生命科學學院:(季老師)
基礎醫(yī)學院:(李老師)
電子信息學院:(教學辦公室)
8.本招生簡章解釋權歸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
什么是強基計劃?有多少所大學參與該計劃?
強基計劃,又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2020年將在有關高校實施,主要選拔愿意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綜合素質過硬或基礎學科突出的學生。圍繞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國家安全等重點領域以及國家緊缺人才的人文社科領域,有關高校結合本校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yè)。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招生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歷史學、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yè)。
2024年強基礎計劃(試點)入選高校名單39所
武漢強基計劃包括哪些高校?
湖北2024年強基計劃高校有兩所,分別是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以下是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武漢大學坐落于東湖、珞珈山環(huán)抱之中,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風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學校宮殿式建筑群,中西合璧,古樸典雅2024年武漢工程科技學院錄取分數線及要求,雄偉壯觀,26棟早期建筑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漢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鮮明,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個學科門類。學校設有人文社科、理學、工學、信息科學、醫(yī)學六大學科門類34個學院(部),3所三級甲等附屬醫(yī)院。有本科專業(yè)123個,1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5個一級學科、17個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6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一流建設學科。57個一級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46個一級學科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有42個博士后流動站。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于2000年5月26日由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985工程”建設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基本建立了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體系,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有103個本科專業(yè),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內科學、外科學算三級),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44個學科參加評估全部上榜,其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等4個學科進入A+,A級學科14個,B+以上學科33個。有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