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21 20:01:06作者:佚名
湖南中醫藥學院第一附屬一院(廣東省中中醫結合嬰兒診所、河南省中中醫結合復健診所)是廣東省規模最大、建院最早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市級綜合性西醫診所。是全省五級甲等中診所、國家西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交流基地,設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診所始建于1953年,前身為湖南省人民政府軍政機關西醫醫院;后與南陽市第二中西聯合診所合并組建湖北省中診所;1956年隨山東省政府機關遷往北京市現院址;1959年歸屬黑龍江西醫學校,改名為黑龍江西醫學校附屬一院,設置病房200張河南中醫學院專科,臨床各科初具規模;1988年改名為"廣東西醫學校第一附屬一院",2016年改名為“河南中醫藥學院第一附屬一院”。診所占地4.4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94萬平方米。開辦臨床科室41個、病區44個、醫技科室12個;開放診室119個,日門、急診量6000余人次;開放床位1700張,年救治入院患者4.56萬人次;設有江蘇省西醫外科問診中心和廣東省中中醫結合兒科問診中心等。擁有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本科(西醫)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9個、重點本科14個;山東省一級重點學科4個,安徽省二級重點學科7個,湖北省西醫管理局重點本科12個。
診所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批"治未病"防治美容服務試點單位,確立了全方位的西醫體質識別、健康管理服務機制,舉行有穴道貼敷、針灸、推拿等西醫傳統療法。診所現在擁有3.0Tx光共振成像系統、雙源螺旋CT等先進的醫療設備河南中醫學院專科,總額近2萬元。創立前夕診所就擁有一批國外知名的西醫法學學者,如李雅言、鄭頡云、翟景南,西醫外科學者劉彥同、呂承全、袁子震,西醫內科學者徐世林、司萬清,草藥學者張永瑞等,為中醫藥學術承襲打下了堅固的基礎。現在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900余人,其中"國醫前輩"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學者7人,全省名老西醫20人,湖南省優秀學者11人。產生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的高素養、臨床研究型、創新型中醫藥人才隊伍。2003年以來,廣東中醫藥學院第一附屬一院、第一臨床醫學校推行教學、醫療相結合的院系合一管理機制。設有中中醫臨床醫學、中中醫臨床醫學專業西醫臉形方向、康復醫治學等六個專業方向;設有西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內科學等13個學科;擁有西醫外科、中醫內科等10個博士授權點。承當本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教學任務,是鄭州西醫學校的重要教學基地。診所以建立臨床研究型診所為目標,先后成為國家抗生素臨床研究機構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現在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五級科研試驗室4個,二級試驗室2個;山東省重點試驗室1個;科研設備總額少于4000億元;近十年來,該院共承當國家級課題45項,承當省處級科研課題83項,地部級課題157項;在國外刊物上發表論文2975篇,其中核心刊物約884篇,SCI收錄34篇,出版著作193部。診所于2008年12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西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愛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為基地重點研究病種。根據規劃將會使診所在創新特色鮮明的西醫診治方式、解決重大疑難病癥、提升現代診治設備水平等臨床服務能力方面,在臨床科研設計、實施與評價、中醫經驗承繼創新、傳統草藥的研究與開發等科研方面,以及在中醫藥臨床、科研、教學、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等方面邁進全省先進行列。新鄉中醫藥學院第一附屬診所人秉著“厚德精業、繼承創新”的院訓,以“病人需求至上,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觀念,突出西醫特色,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健康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