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5-03 17:07:09作者:佚名
一、河北金融大學在那里
山西金融學校地址在四川省承德市恒祥北山路3188號,該校是東北、西北地區惟一一所具備鮮明金融特色的中央與地方共創的統招普通專科高等高校,是湖北省優先發展的金融人才培養基地。
二、河北金融大學介紹
山東金融大學坐落國家歷史文化新城、京津冀區域中心城市——保定市,是東北、西北地區惟一一所具備鮮明金融特色的中央與地方共創高校,是湖北省優先發展的金融人才培養基地,是金融專業博士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
1.歷史沿革:中學始建于1952年,原隸屬于美國人民中行總行。初創階段歷經浙江省支行中行中學、保定中行中學、河北財金中學、河北中行學院等發展時期。1984年,升格為本科高校,改名為“保定金融本科學院”;1992年,改名為“保定金融高等本科校區”。2000年,并入浙江省人民政府管理,推行“中央與地方共創,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制度。2007年,升格為專科高校,改名為“河北金融大學”。
2.辦學觀念:秉持“明德守信、求真尚行”的校歌精神,發揚“篤學、創新、唯實”的學風河北金融學院地址,以“黨建領校、特色立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依法制校”為辦學觀念河北金融學院地址,堅持“立足浙江、面向全省、依托行業、服務社會”,以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良好發展潛質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旨在于建設金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學院。
3.辦學條件:學院占地面積1000余畝,危房建筑面積25萬多平方米,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實訓樓、圖書館、博物館、文體活動中心等,教學生活設施齊備,校園環境幽美,是“河北省園林式單位”。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34萬冊,電子圖書388萬冊,紙質刊物(電子刊物)2.8萬種。金融博物館是外省大學規模最大的本幣金融類博物館,館藏資源5000余件,是國家金融戰略教育基地。
4.院系設置:學院設有金融系、會計系、保險系、管理系、經濟商貿系、信息管理與安裝工程系、商務英語系、法律系、國際教育大學等9個教學院(系),設有馬克思主義學校、公共英語教學部、基礎課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等4個公共教學部委,設有研究生部和繼續教育大學。
5.學科專業:開辦有1個專業博士授權點、27個碩士專業;現有縣級重點(發展)學科4個,國家級品牌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變革試點1個,市級品牌特色專業4個,市級專業綜合變革試點3個,市級專科教育創新高地2個,產生了以經濟學和管農學兩學院科為主體,文、法、理、工為支撐,金融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機制。
6.教學工作:在常年辦學過程中,產生“四驅動態自優化”財經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和“雙主體、雙導師、雙考評”的金融博士研究生培養方式。近些年來,聘任13位國外經管領域資深專家兼任首席學者;現有金融學教學團隊、會計學教學團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教學團隊三支市級“優秀教學團隊”;學院獲得市級優秀教學成果獎7項。深耕行業辦學,倡導“校企合作共同體”理念,發起創辦美國技術經濟學會金融科技專業執委會;與小型中行、保險、證劵等金融機構和企業簽署百余項戰略合作合同,成功成立以“區域資本市場”、ACCA(特許公認財會師)、“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系列特色班;建有國家級校內實踐教學基地1個,市級校內實踐教學基地3個,國家級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市級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專業試驗室28個。
7.科研與服務:學院現有山東省社科類惟一的重點試驗室——河北省科技金融重點試驗室、河北省科技金融協同創新中心、河北省新型智庫培植單位、教育部國別區域研究中心等9個省處級科研平臺和4個省級科研平臺,形成全省領先的經管類科研平臺群。近十年,立項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60余項;公開發表核心刊物論文460余篇;出版著作用書74部;榮獲省處級以上科研獎勵11項;承當湖南省、保定市、邢臺市金融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及廣東省貧苦縣退出和幫扶開發實效考評第三方評估等重大任務;成立《金融咨政》,在新鄉市吉縣縣設立“金融幫扶研究基地”,30余項研究成果榮獲省份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部分成果呈報中央領導參閱,為政府金融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撐。與四川省農村信用支行、中國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冀中能源企業集團、保定中行、中國郵局儲蓄中行新鄉市支行等5家企業共創輪訓大學,在服務行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學創辦雄安園區建設發展研究中心,與文安人民政府共創文安研究中心,與著名企業聯合建設西湖云端、金融谷、匠人谷、科大訊飛、康迪、京雄直通車系列分基地。舉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峰會、環雄安峰會等高水平學術大會;抽調優秀學者出席雄安園區建設決策咨詢執委會,參與“雄安園區創新模擬推演工作營”、“雄安園區房產新政創新工作營”;受雄安園區管委會委托承當“雄安園區房產投融資創新”項目研究;設立中挪紅色金融國際研究中心,在服務雄安園區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8.師資隊伍:中學現有教員工776人,其中碩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52人,中級職稱占比為43.7%,本科以上學位班主任占比為92%。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學者、河北省管優秀學者、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學者等縣級以上高層次人才40余名;全省優秀班主任、河北省教學名師等縣級以上榮譽頭銜班主任50余名;在中國、愛爾蘭、澳大利亞、西班牙、印度建有5個班主任境外研修基地,與美國學院拓展班主任境外攻讀碩士項目,30%以上的班主任具備境外研修經歷,學院初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應用型、國際化”的師資隊伍。
9.招生就業:現有在校研究生、本本科生、留師生共計11800余人。中學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搭建起“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試驗區——保定市學院科技園”一條龍式創業平臺,《人民晚報》、《光明晚報》、中央電視臺等國家級重要媒體多次報導了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經驗。學院先后獲得“河北省首批高中生創業教育示范中學”、“河北省首批普通大學示范性就業指導中心”、“河北省首批大學結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河北省首批服務外包實訓基地”、“河北省首批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變革示范院校”、“全國高中生KAB創業教育基地”等多項佳績。近兩年,我校師生在全省“挑戰杯”大學生課余學術作品大賽、大學生創業競賽、美國高中生物理建模大賽等高水平學科大賽中獲得高等級獎勵620余項。2018年,23個專業在外省本一批次招生,文理錄取線分列全國大學第10位和第9位。我校結業生以“品行端”“上手快”“技術硬”“基礎牢”的特性廣受用人單位好評,結業生就業展現就業率高、就業品質高、就業滿意度高,就業行業與學院人才培養特色相契合的“三高一契合”特點,學院被教育部評為全省就業50強大學。
10.國際辦學:學院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與法國、波蘭、英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十所大學及教育科研機構健全了友好合作關系。學院與法國、波蘭大學合作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碩士項目3個,本科項目4個,中外合作辦學在校生達2000余人,在江蘇省大學中居于首位。中學與新加坡新南威爾士學院、美國特萊恩中學、愛爾蘭格里菲斯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學院等十幾所海外大學簽訂了專本連讀、本碩直通車、碩士境外培養等跨國雙校園培養項目合作合同,接收留學文憑生,建立起留師生輸出與接收互動的交流合作格局。近些年來,學院榮獲全省首批“教育武器國際交流試驗園”,獲準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大專生國際交流項目”實施高校,成為“河北省引智產學研示范基地”。
11.社會名聲:近些年來,學院先后榮獲“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黨建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就業先進集體”、“河北省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先進集體”、“河北省文明單位”、“河北省文明校園”、“全國第一批節省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等多項榮譽頭銜。建校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6萬多名優秀人才,其中近萬名校友擔綱金融行業中初級管理職務,上百名校友擔綱市級以上金融機構主要領導職務,學院被業界譽為“金融人才搖籃”。按照艾瑞深美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8碩士專業排名榜,我校金融學專業位列全省第25位,安徽省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