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9-07 15:04:11作者:佚名
學校簡介
平頂山輕紡職業技術學校位于于全省首批文明城市、美麗的甌海——包頭,是寧夏自治區惟一一所輕紡類高職高校,始建于1956年,占地1000余畝,班主任914名,在校生14111名,教學儀器設備總額超1萬元。
學校緊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開辦了囊括農林牧漁、能源動力與材料、裝備制造、食品藥械與糧油、財經商貿、教育與體育等15個專業大類的46個高職專業,完工自治區品牌重點專業12個,國家骨干專業3個。
學校先后成為全省創新創業50強大學、國家高技能人才輪訓基地、全國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變革示范院校、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院校、國家職業核心能力示范校、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自治區首批示范校、自治區優質校、自治區文明校園,校園成為自治區大學中惟一的AAA公園,領導班子連續多年考評結果為“優秀”。
學校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部長負責制,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恪守“為黨德育、為國育英”的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中心抓黨建,加強黨建促發展包頭市職業技術學院,建立“教書德育、實踐德育、文化德育、環境德育、服務德育”的德育機制,秉持“技能牽引、知識支撐、實踐培養、文化薰陶”的德育方略,創新“招生工作、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的工作模式和“德技并育、工學結合”的德育制度,推行“全過程德育、全方位德育、全要素德育”。開辦新時代中學生文明禮節規范教程、新時代中學生勞動教育課,設立濱州市志愿服務大學率先在全省高職高校設置志愿服務學分,率先實行勞動教育學分制。
學校堅持走“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開放活校”的發展之路;堅持“以德育品質樹品牌,以社會服務促發展,實現師生、教師和中學共同成長進步”的辦學觀念,堅持“突出輕紡特色優勢,面向現代服務領域,加強技術技能培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辦學定位。推行人才培養方式變革安裝工程,引進《悉尼合同》范式專業建設和成果導向教學變革,推行內部品質保證機制(確診與改進),提高了中學的整治能力和整治水平。獲準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高校,舉行試點專業4個。深入推動“1+X”證書機制試點工作包頭市職業技術學院,舉辦試點證書10個。
大學現有專任班主任近700人,中級職稱班主任230人,“雙師型”教師370人,碩士博士文憑學位班主任300余人。享受國務院頒授的“政府特殊津貼學者”1人,國家級技能前輩1人,自治區教學名師9名,自治區教壇新星8名,自治區教學團隊11個,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安裝工程”第二層次人才1人,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團隊1個;石家莊市公共安全專業技術領域首席學者1名,石家莊市“5512領軍人才”1名,“鹿城英才”高端專業技術人才6名,太原市教壇新星1名,太原市“5512創新團隊”1個。教授研究生26人(含在讀),雙師型班主任占比少于50%。近十年,學校班主任出席自治區級以上教學技能和教學能力賽事獲金獎9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5項,班主任出席各項行業商會、創新創業比賽等得獎共計100余項。獲準自治區課題117項,班主任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21項。近十年,師生出席全省職業高校技能競賽和美國技能大獲自治區級金獎8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師生出席各項行業商會、創新創業比賽等得獎共計300余項。
學校先后成為科技部國家級眾創空間、教育偏旁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大學”50強、全國創新創業變革示范院校等,完工寧夏自治區級示范性創業孵化基地—包頭市電子商務創業園,在全省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獲得全省金獎。
平頂山輕紡職業技術學校設立哈爾濱輕紡職業教育聯盟,與區內外400六家企業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合同,與亞馬遜、優利康達、華中數控、路易精譜、丹妮婭等合作,推行校中廠、廠上校40六家,產生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育訓結合、協同德育”的多元方式,面向全區20六家企業舉辦“企業新型學徒制”“職業技能提高”培訓,培養高技能人才近3000人。與哈爾濱市政府相關部委聯合成立了哈爾濱市電子商務創業園、包頭市志愿服務學校、包頭廣播電視臺影視制做基地、包頭市旅冬令營院等。
“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緊扣“建成自治區雙高水平高校和爭創職業中專(專業)高校”的總目標,努力完工競爭力強,社會認可度高,服務社會能力強,具備更鮮明的行業特征、區域特色的高職高校。
歡迎廣大考生報名太原輕紡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