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9-27 09:09:03作者:佚名
各縣財政局,市直各部委,中央駐皖有關單位:
為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完善財會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3年度全國職稱評審工作的通告》(皖人社秘〔2023〕133號)精神,經研究,決定舉辦2023年度正初級和中級財會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申鬧鈴間
2023年8月4日8:00-8月24日24:00。
二、申報網址
。
三、評審標準
根據《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西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會計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標準條件〉的通告》(皖人社發〔2019〕16號)執行。
四、申報范圍
(一)在皖各種企事業單位(含中央駐皖單位,不含參公管理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上從事財會專業技術工作且符合相應資格條件的,與用人單位簽署勞動(錄用)關系的財會專業技術人才。
(二)在皖就業的港澳臺財會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永居證或我省頒授的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的英籍財會專業技術人才。
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離休人員(含借調在崗)不得報送。
五、申報材料
(一)全省初級財會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證(2021年、2022年或2023年度)(報送中級財會師資格人員需提供);
(二)《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表》(一式3份);
(三)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專業技術職務辭呈或任命文件;
(四)2019-2023年度繼續教育(業績庫中點擊“提取”,再導出報送系統);
(五)近5年(2018-2022年)存入個人檔案的《年度考評登記表》(加蓋單位人事部委私章),非國有單位未進行年度考評的,由年度考評時所在單位提供書面證明;
(六)任現專業技術職務以來的榮譽證書、獲獎證書、其他相關資格證書等;
(七)任現專業技術職務以來的專業技術業務工作小結1份(以近5年為主,5000字以內,需經用人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單位私章);
(八)任現專業技術職務以來的學術成果(以近5年為主,財務剖析報告、管理建議書或經濟剖析報告,需寫大公報告價值,經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單位私章);
(九)任現專業技術職務以來的工作業績、成果證明材料(以近5年為主,體制方法等業績成果證明材料應由單位說明,證明由本人擬定;多人共同完成的項目,需提供本人在該項目中承當工作及發揮作用的相關證明材料);
(十)《個人報送專業技術資格誠信承諾書》1份(附件1,本人簽字);
(十一)事業單位人員職稱報送崗位信息表(附件2,由所在地人社部委或市直經理部委人事部委簽章);
(十二)《單位公示證明》(附件3)及相關公示材料(公示件原件和公示截圖);
(十三)單位推薦意見書(2000字以內,經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單位私章);
(十四)報送人員所在核算主體單位相關狀況簡表(附件4)。
上述材料中,第1項由報送人在系統中上傳;第2項由報送人在系統中導入復印,線下逐項簽章;第3項至第11項由報送人在系統中錄入或導出上傳;第12項至第14項由用人單位初審時上傳系統(以上材料詳細操作見相應操作指南)。
六、用人單位審核
(一)材料初審。用人單位規避報送人報送的材料、證件進行逐個查證,查驗是否真實、齊全、規范,達成初審意見,按要求簽章。
(二)公示。用人單位初審后將報送人基本狀況、評審材料、考核結果在本單位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公示期不超過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方可申報。
(三)單位評價。用人單位規避報送人聘期以來的職業道德、工作表現、專業業績、學術成果等狀況進行全面、客觀、準確地評價,并在確認完全符合評審條件后為其開具單位推薦意見書。
七、申報打算
2023年正初級和中級財會師評審報送采取網上報送及網上評審的形式。報送人進行網上報送前,需完成“信息采集”。(登陸“安徽省財政廳”門戶網站,在“服務直通車”板塊,點擊“會計管理-財會管理服務平臺-信息采集”進行信息采集)。同時,將相關材料錄入業績庫并遞交,經單位進行初審,進行職稱申鬧鈴,導出業績庫數據。
八、申報程序
(一)網上報送和初審
1.個人報送
(1)登陸“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門戶網站,點擊“資訊中心”下方“專題專欄”中的“專技人員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步入該系統首頁,選擇“職稱報送”,跳轉至登陸頁面,選擇“個人登陸”下方“安徽政務服務網”,鍵入相應帳戶、密碼、驗證碼進行登陸。
(2)報送人嚴苛根據文件要求和系統提示,逐個填寫信息,掃描上傳或從業績庫導出數據,遞交至單位初審。
(3)報送的工作業績、學術成果、工作小結、榮譽嘉獎等材料,應當是報送人取得歷任專業技術資格以來,重點是近5年來的狀況,內容需與財會工作有關;網上申鬧鈴請按重要性排序補報,業績材料應分類歸集,課題研究類需上傳結項材料;上傳的材料原則上要為原件掃描,如只好提供打印件,須標明原件打印,并加蓋報送單位圖章后掃描上傳。
2.單位初審推薦
單位在線初審報送人材料,并上傳公示證明及公示材料、推薦意見書、所在核算主體單位相關狀況簡表等材料。
3.部委逐項初審
(1)縣區屬單位:縣區屬單位→縣財政部委→縣人社部委→市財政部委→市人社部委→評委會成立單位逐項初審。
(2)市屬單位:市屬單位→市財政部委→市人社部委→評委會成立單位逐項初審。
上述單位,市財政部委請于2023年9月10近日完成初審,市人社部委請于2023年9月15近日完成初審,并導入委托評審函復印簽章后上傳系統(委托評審函中含本市所有報送人員)。
(3)省屬事業單位:省屬事業單位→主管部委(自動選擇)→評委會成立單位逐項初審。
(4)省屬企業:省屬企業→集團公司(自動選擇)→評委會成立單位逐項初審。
上述單位,市直經理部委或企業集團公司請于2023年9月5近日完成初審,并導入委托評審函復印簽章后上傳系統(委托評審函中含本部委或本企業集團公司所有報送人員)。
(5)中央或外地駐皖單位→評委會成立單位初審。
上述單位,中央或外地駐皖單位請于2023年8月31近日完成初審,并導入委托評審函,由其上一級單位人力資源部委初審簽章,經省人社廳(專技處)初審簽章后上傳系統(委托評審函中含本單位所有報送人員)。
市直事業單位人事代理人員或編外錄用人員,經用人單位審核后,由人事代理機構或用人單位,向當地財政部委或縣級經理部委報送。無經理部委的各種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及新業態專業技術人員,按屬地原則報送。
4.網上交費
依照省物價局、省財政廳皖價費〔2005〕72號文件,正初級和中級財會師資格評審費標準為300元/人,報送人員登陸系統,在“職稱報送”頁面,查看當前報送狀況,若顯示評委會成立單位初審通過,即可點擊“繳費”按鈕進行線上交費,交費成功后方可進行評審。
(二)遞交紙質材料。
報送人員完成網上報送后,應于8月31近日遞交《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表》(一式3份)以及相關證書、論文專著原件。
1.省屬事業單位的,申報至所屬縣級經理部委(人事管理部委),其中人事代理人員或編外錄用人員,申報至報送受理部委。
2.省屬企業的,申報至所屬企業集團公司(人事管理部委)。
3.中直和外地駐皖單位的,申報至省財政廳(財會處)(需攜帶省人社廳簽章的委托評審函)。
4.上述以外單位的年高級會計師評審,按屬地原則,申報至所在市財政局(財會科)。
(三)匯總申報。
各匯總申報單位請初審后將報送人《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表》(每人一式3份)及相關證書、論文專著原件,報至省財政廳(財會處)初審(原件現場初審退后回)。其中:報送正初級財會師資格申報時間為:9月1日—9月10日。報送副初級財會師資格申報時間為:中央和外地駐皖單位,市直經理部委、集團公司9月1日—9月10日,各省財政局9月11日—9月20日(詳細時間另行通告)。逾期不予受理。
九、注意事項
(一)關于任職、聘任、業績成果專著、考核等期限的估算。專業技術資格任職或任命期限均按華誕估算。本次報送人員專業技術資格任職及委任期限估算至2023年12月31日。工作業績與成果、論文專著等報送材料認定的截至時間為2023年7月31日。任現職以來,年度考評均為合格以上等次的,其任職期限連續估算。年度考評有基本合格等次和不合格等次的,扣掉當年度任職期限,其他任職期限累計估算;2022年度考評為不合格等次的,本次不得報送。
(二)關于論文專著上傳格式。按系統提示格式掃描上傳。其中:上傳論文專著要包括封面、刊頁號、目錄、正文,每頁論文(專著)一個文檔,上傳出版版本(可編輯pdf或docx格式),應當與出版雜志原文相似,如有不同年高級會計師評審,一經發覺取消入圍資格。其中:報送正初級財會師資格人員選擇3篇最具代表性的論文(起碼1篇英文核心刊物論文)或1篇專著作為代表作,報送初級財會師資格人員選擇1篇最具代表性的論文或譯著作為代表作。
(三)關于繼續教育。根據《安徽省財政廳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推行方法〉的通告》(會計〔2019〕26號)、《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通告》(皖人社秘〔2023〕66號)規定,完成繼續教育任務。在報送職稱的近期一個任職周期內,年度繼續教育平均達到規定要求即可(其中公需課目不得超過三分之一),但不得在一個年度內突擊完成任務。
(四)關于推行崗位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評審。全面推行崗位管理的事業單位須在崗位結構比列內舉行職稱推薦工作。這些單位人員申鬧鈴,用人單位在系統中統一設置本單位崗位核準信息,報送人按要求上傳《事業單位人員職稱報送崗位信息表》。
(五)關于初審職責。各相關單位要著力推進組織領導,注重職稱評審新政宣傳,全面把握評審新政,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積極報送,從嚴初審報送材料,認真落實申報步驟。根據“誰初審、誰簽字、誰負責”的要求,逐項由初審人在相關資料上簽字并加蓋單位私章。
(六)關于誠信承諾。報送人應當簽訂《個人報送專業技術資格誠信承諾書》,承諾遞交所有報送材料(包括網上補報信息)真實可信。對違反誠信承諾、實行學術作假、申報材料弄虛造假的及通過弄虛造假、學術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法行為取得職稱的,以及履行初審把關職責不力的,將根據皖人社發〔2018〕5號有關規定嚴厲處理。
(七)關于答辯安排。符合正中級財會師評審條件的報送人員,需出席評委會組織的筆試答辯,詳細答辯時間、地點另行通告。
(八)關于全省高檔財會人才職稱認定。我省范圍內經財政部組織的全省高檔財會人才培養安裝工程結業學員,如需本年度認定正中級財會師職稱的,可根據本通告“五、申報材料”相關要求,打算材料(去除3、4、8、9項)、網上遞交,并在規定時間內,直接申報至省財政廳(財會處)。
(九)關于破格報送。先報省財政廳審查受理后,經省人社廳初審,填寫《破格報送專業技術資格審批表》(附件5)。
(十)關于操作指南。個人用戶、用人單位及管理部委操作指南可在平臺下載。
附件:1.個人報送專業技術資格誠信承諾書
2.事業單位人員職稱報送崗位信息表
3.單位公示證明
4.報送人員所在核算主體單位相關狀況簡表
5.破格報送專業技術資格審批表
6.聯系單位及電話
青海省財政廳
2023年7月31日
下載材料:附件1-6.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