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1 16:08:23作者:佚名
……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考研動機調查顯示,考研動機分為以下幾類:
確實,隨著就業壓力逐年加大,越來越多的學生早早就加入了考研大軍。
《202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統計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大企業對大學畢業生的招聘需求下降了16.77%,具體從1486萬人減少到1237萬人。 然而,求職人數卻增加了69.82%本科雙非是什么意思,從528萬人增加到896萬人。
讓我們看看讀研究生意味著什么。
如果你選擇讀研究生,就意味著你要在25歲到30歲之間的五年里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進行學術研究、找到可靠的行業、找時間談話在日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 有愛才有家,過年回家就能有一個交代。 我們要對學習、事業、家庭等各條戰線進行全面出擊,讓自己的生活符合外界的普遍期待,滿足外界挑剔的目光。
讀研是孤獨的,就是字面意思:考研意味著當你周圍的人開始炫耀你的結婚證和孩子時,你還在讀書; 對于25歲的研究生來說,意味著你正在準備畢業論文,準備答辯。
在研究生院投入的時間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回報。 據《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2019年報告》顯示,我國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3.6年。 進入研究生院意味著達到平均水平的近兩倍。 然而,雙倍的教育時間并不能讓每個人都感受到“雙倍的幸福”。 有時,你會感到憤恨和怨恨:“無知網”中那些無學無術的人,在被曝光之前,憑借著自己的學術魅力,獲得了名譽和財富; 那些走入聚光燈的人只需要一個相機和一個麥克風。 您可以終生賺取工薪階層的收入。
面對這樣的懸殊感,你需要非常謹慎地運用自己的理性,以免輕易被到處兜售的焦慮所左右,購買大量昂貴的安慰劑,做出短視的決定。
好了,既然知道了讀研的困難,我們就來說說讀研能帶來什么。
或許是因為他們高中時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也或許是他們在填寫高考申請時忽略了對自己專業的了解。 結果,很多學生在本科期間學習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因此,對于很多人來說,考研是糾正因高考努力不夠而犯下的錯誤的唯一機會,而且走得越遠,你的沉沒成本就越大。
近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結構調整導致經濟下行,應屆大學畢業生和往屆失業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壓力空前。 因此,通過讀研是延緩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
如果說本科教育是知識的學習,那么研究生教育就是思維和方法的訓練。
知乎回答者@葉一提到的考研狀態體現了考研的優勢:
邏輯性增強。 B是否一定能從A推出,是否還有其他可能的解釋等等,這些都需要在實驗時仔細考慮。 而且這種訓練形成了一種嚴謹的思維方式,對于一些“過頭”、“隨意關聯”的信息尤其免疫。
敢于質疑。 在研究生階段,一般需要對某一領域的前沿進行深入研究,回答科學問題。 因為這個領域正處于發展過程中,其他人在實驗和解釋上難免會出現錯誤,更不用說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統計方法等細節了。 事實上,科學就是一個新理論不斷推翻舊理論的過程。 對研究生的科學訓練,會培養人們質疑的勇氣,以及如何收集證據,合理邏輯地質疑。
好奇心。 這方面可能更多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但是研究生學習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在深入研究某個問題時,肯定還需要一些其他的知識作為輔助。 比如從事生物研究時,化學、信息學、統計學等都需要用到。 知識的擴展帶來更多的“好奇心”本科雙非是什么意思,另一方面,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可以用于“知識交流”,也為好奇心得到滿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不少一線、新、二線城市都在利用自身優勢,發起一場“搶人”戰爭。 新一二線城市大部分本科畢業就可以落戶,但是很多政策補貼都需要研究生學歷,福利待遇相對會好一些,包括生活補貼、住房補貼、落戶等。
如果在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工作,一般來說,本科生通過公務員考試后為科員,研究生通過公務員考試后享受副科級待遇。
另一個優點是晉升相對容易。 如今,在一些地方,80后干部本科學歷就夠了,但90后干部更傾向于培養高學歷人才。 碩士學位更有可能納入后備干部培養。 在一些選拔考試中,省市有關部門更傾向于招收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人員,因此研究生學歷在競爭中的優勢更加明顯。 某些職位的最低要求是碩士學位或雙一流大學畢業生。 從這些方面來說,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學位確實有更多的選擇。 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學習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考研,建議你首先制定一個明確的考研計劃。
根據我目前的學歷背景,哪所學校更適合我申請?
如果我想達到考研的目標,我需要規劃多少復習時間?
我在哪里可以收集與考試準備相關的最準確的信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更充分地準備考研,首先要了解考研的相關知識和復習計劃。 對此,知乎推出了“22考研直通車”。 我們將邀請名師為您講解擇校技巧和公開課復習計劃,并分享相關考研信息。 ??
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學習、有所成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