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22 10:37:41作者:佚名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辭》中就有記載,屈原在《元元》中寫道:“重陽節聚首入宮,十年初游清京。”不過,這里的“重陽節”是指天,不是指節。
重陽節的起源可追溯到漢初。據說在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這天,人們必須佩帶茱萸、吃餌、喝菊花酒,才能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齊夫人被呂后殘忍殺害后,宮女賈母也被逐出宮廷,從此這一習俗便流傳到了民間。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書·中要》中對重陽節宴飲有明確的記載:“歲歲日久,九月初九忽又來。九,為陽數,日月相應,世人稱頌其名,以為久長,故設筵高聚。”
大概魏晉時期,重陽節飲酒賞菊的習俗便開始了。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閑》詩序中說:“閑居時愛九名。滿園秋菊,久抱醪。九華滿天,寄思語。”這里,同時提到了菊花和酒。陶淵明以隱居、詩、酒、愛菊而聞名。舊時,士大夫為了與陶淵明更親近,常常把賞菊與宴飲結合起來。
古代民間有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人寫了許多登高詩,多是描寫重陽節習俗的;杜甫的七言《登高》就是一首描寫重陽節登高的著名詩。各地登高,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都是登高山、登塔。
重陽節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特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形如寶塔,上面還放兩只小羊羔,以配合重陽節(羊)的含義。有的人家還在重陽糕上插上一面小紅紙旗,點上蠟燭。這大概就是“點燈”、“吃糕”的意思,而不是“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的意思吧。
到了唐代,重陽節才正式定為民間節日。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中已有記載。到了唐代,這種習俗已十分普遍。古人認為重陽節佩茱萸,可避難消災;可佩于臂上,或制成香囊,將茱萸放入其中佩帶,也可戴于頭上。多為婦女、兒童佩帶,有的地方男子也佩帶。
北宋都城開封,重陽節賞菊風氣盛。當時菊花種類繁多,有人將彩色綢帶剪成茱萸、菊花等送人佩戴。明代九月重陽節,宮中眾人共吃花糕慶賀,皇帝則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盡秋日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清代以后,賞菊風俗尤為興盛重陽節的由來簡介,而且不僅限于九月九日,重陽節前后仍最為盛行。清代京城重陽節的風俗,是在門窗上貼上菊花枝葉,以“祛邪除穢,招來吉祥”。據說,這是由頭戴菊花的習俗演變而來的。
重陽節紅包多少合適?
以前都是長輩給晚輩發紅包,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但是近些年,掙了錢的晚輩給長輩發紅包也漸漸流行起來,原因是現在大家的經濟條件都越來越好了,為了盡孝,不需要錢。
當然,紅包也要給長輩,小時候有他們的照顧,才有現在的我們,現在他們老了,也要用紅包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可以適當多用紅包,結尾寫上88、99,比較吉利。當然,多陪陪他們更重要。
發紅包的時候,沒必要一味的比較紅包的大小,如果長輩需要,就多給一些,如果長輩經濟條件好,不愿意收紅包,就從其他角度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受。沒必要把發紅包的問題上升到道德的角度英語作文,我覺得不發紅包就是不孝,這個不能說。
對于長輩來說,陪伴比給錢更重要,給紅包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給可以,不給就無所謂了。
有時候長輩們可能不收紅包,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送點實物,畢竟很多老人家節儉慣了,舍不得花錢,不如我們買來送過去。
重陽節給老人送什么禮物
1. 重陽節給老人送的實用禮物:足浴
眾所周知,腳是人體經絡匯集的部位之一,人體各個器官在腳部都有特定的反射區,所以足部按摩確實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給家里的長輩買一個足浴盆,讓他們在家就能做足療,既可以打發時間,又有助于腳底的健康,還能享受舒適的按摩。目前市面上的足浴盆款式多樣,功能多樣,據業內人士介紹,集磁療、振動按摩、紅色紫外線等功能于一體,具有高強度的絕緣、耐熱性能,美觀大方,是家庭休閑泡腳的首選。
2. 重陽節送老人實用禮物:茶具
到了晚年,老人喜歡飲茶修身,可以送給這樣的老人一套精美的茶具,俗話說,合老人心意,老人一定會喜歡。
3、重陽節給老人送的實用禮物:保健枕
老年人的睡眠質量開始下降,最好送一個保健枕,起到安神、鎮靜、保護頸椎的作用。石膏制成的保健枕,通過調理寒熱,可以控制血壓的上升,持續使用,血壓可以逐漸降到正常水平。所以重陽節給老人送保健枕,是非常貼心的,而且價格也比較適中。
4、重陽節給老人送的實用禮物:保溫杯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喝水時要注意保水,而保溫杯也是日常居家或戶外運動的必備品。老年人喜歡戶外運動,隨身攜帶一個保溫杯喝水會很方便。
在選購保溫杯時,應檢查內外膽表面拋光是否均勻一致,有無碰傷劃傷;杯口焊接是否平整一致,影響一起喝水的感覺是否舒適;塑料件質量差,不但會影響使用壽命,還會影響喝水衛生;內部密封是否嚴密等細節。
5、燕窩營養豐富。我們以燕窩的價格為例,它是高檔的禮品,也是體面的禮物。第三,燕窩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補品。經常食用不僅可以使人的皮膚光滑有彈性,還可以預防一些癌癥。自古以來,只有富有的人才能吃。送燕窩就是送一份健康,既體現了你的孝心重陽節的由來簡介,也體現了你的生活品質,讓家里的老人放心。
6、保健酒。在家里可以給爺爺奶奶送保健酒,當然前提是他們懂得喝酒。保健酒不同于一般的飲料,它不僅保留了葡萄酒的醇香,更重要的是可以抗癌、延年益壽、軟化血管。老年人的很多常見病,是子孫最擔心的,如果喝點營養酒能達到一定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很多老年人不喜歡吃藥,聞到藥味就心煩。如果把酒做成保健品,那將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禮物,一舉多得。
重陽節為何要登高?
避邪理論
重陽節登高,據說可以避邪。古人認為,重陽節這天,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二氣交匯,邪氣彌漫,為了避免接觸邪氣,必須登高避邪。再加上九月九日是中秋時節,秋氣清爽,非常適合登高望遠。
祈禱和感恩
古時有山神崇拜,認為山神能保佑人們免遭災禍。因此,重陽節“陽氣必變”之時,人們便會登高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祀》記載:“山林、河川、谷丘,能生云氣,能引風雨,能觀怪獸,皆謂之神。”
吉祥寓意
但也有說法說九月初九有“久久”的吉利寓意,漢末曹丕在《九月書·中要》中說:“歲歲日久,九九忽復。九,陽數,日月相應,世人贊其名,以宜而久,故重陽登高,飲菊花酒,臂上系茱萸袋,漸成民間習俗。”
攀爬采集
重陽節時,秋收已完,農事相對空閑,此時山里的野果、藥材正處于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采集野果、藥材、植物原料,用于副業,登高習俗可能最初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2022年重陽節由來相關文章:
★2022年重陽節三大飲食習俗
★ 2022年重陽節習俗及傳統美食
★2022重陽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 2022年重陽節習俗及傳統美食
★2022年重陽節習俗完整介紹
★ 2022年重陽節習俗活動及意義
★ 2022年重陽節應該登高的理由
★2022年重陽節各地傳統習俗介紹
★ 2022年重陽節習俗禁忌
★2022年中國重陽節各地習俗有哪些?